孩子拖拉有办法
对于孩子做事拖拉,家长可谓牢骚满腹——
说是马上写作业,都已经到时间了,还在玩;
已经开始写作业了,把书本打开后,还要再玩一会儿;
写作业时还一只手拿着别的东西……
似乎孩子在写作业这件简单的事情上,永远都不会利利索索。
孩子写作业一拖再拖,边玩边写,写一会儿就要玩一会儿,结果才半小时的作业总是要拖到深夜还搞不完,最终酿成一场家庭战争。
这种困局有解吗?
01/ 拖延的原因
家长对待这种情况要心态平稳一些,不要马上给孩子进行负面定性,比如孩子懒惰、不爱学习、素质低,这样不仅误解了孩子,还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事实上,造成孩子写作业拖延通常会有三个原因:
1. 注意力分散。
作为孩子,注意力分散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比如——
7-10岁15-20分钟;
10-12岁25-30分钟;
12岁以上30分钟以上。
所以,你一次性要求孩子连续几个小时写作业,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2. 没有时间的直观感知。
看过《时间简史》的话,你就会知道:时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
一秒、一分、一小时到底有多长,孩子是没有直觉上的认识的,对于这段时间内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他们也是没有对应换算的。
这种情况下,最有建设性的方法是家长帮助孩子去感知时间的长短。
3. 任务太大太难。
孩子尚小时,在面对难度较大的事情,天然有一种逃避的心理。
因为这时他们还不会拆解任务,所以面对任务才会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其实,即便是成年人在很多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当面对艰巨的工作时,人们都是习惯性的推迟去做。
我们可能会先拿出手机刷一会儿,看看朋友圈或者刷刷D音。这种**乐信息会轻易耗去我们好几个小时时间,结果任务还在那儿,一动都没动。
02/ 加强时间管理
克服拖延其实就是要加强时间管理,这既是方法也是问题。
通常当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时候,很多家长不是劝就是骂。这是他们能够想起来的唯二办法,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家长知识和技能的贫乏。
不断的督促和责骂并不能帮助孩子培养起来时间管理的能力,反而会滋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到最后陷入“不推不动,越推越慢”的被动局面。
实际上,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形成,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练习的过程。
需要家长的日常引导和观念渗透,直到最后这种作法同化为孩子的一种能力。
我们首先来说时间管理的观念。
你想过没有,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是效率还是做更多的事情?显然都不是,而是选择。
当我们讨论时间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你在选择一种怎样的生活,你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会选择什么样的努力方向,以及你选择在哪些方面重点投放你的精力、注意力、意志力等问题。
选择其实就是取舍,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精力中做出更大的产出,就要舍得。
这便是专注力的问题,即在哪些事情上消耗精力,以及消耗多少,这也同样是我们的选择决定的。
所以,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选择,就是人生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