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百年推理经典。
在这门推理课里,我将会带你们开启一场又一场奇妙刺J的冒险,把推理小说诞生以来最精彩的故事一网打尽。来,我们先来一道开胃菜。
话说在最后一班地铁的最后一节车厢里,发生了一桩命案,有个人被凶手用手Q击中乘客。受害者当场死亡,鲜血流了一地。
警C赶到现场发现了三条线索:
第一,临近车厢里的乘客没有听到案发现场传出喊叫和打斗的声音。
第二,上车前死者买了纸质车票,把车票放进了左边胸前的口袋里。
第三,命案发生以后,警C在尸体右边胸前的口袋里发现了完好无损没有血迹的车票。
好了,根据这三条线索,你能不能推理出凶手的身份呢?
或许你会提出抗Y,老师你给出的线索也太少了。这三条没有一条跟凶手有直接联系,比如指纹、脚印什么的,那怎么能推理出他的身份呢?
先别着急,听听我根据这三条线索建立起来的推理链条:
首先,车票从左边口袋跑去了。右边双有人把它从左边掏出来过,对吧?
其次,子D打在左胸。如果当时车票在口袋里,它不可能是完好无损的,所以一定是先掏出了车票,然后才中了枪。
第三,掏出票的只能是死者自己。如果有个人进入车厢去摸死者的口袋,死者不可能不作声不反抗,可从来到车尾上的人没有听到其他的声音,从而证明掏出票的是死者自己。
第四,是谁把车票从左边放到了右边呢?
首先,不可能是外人,因为其他人没有必要破坏现场。
其次,也不可能是死者自己,因为车票是他自己从左边掏出来的,没有特殊情况,他一定会把票还放回到左边。所以说,把掏出来的车票放到右边口袋里,只可能是凶手。
第五,凶手对车票可谓是煞费苦心。你看他不让车票暴露在外边,也不拿走车票,因为警方肯定会寻找车票的下落,也不把车票放回左边口袋,因为车票完好的出现在那里最可疑,因此只能选择放进另一边的口袋,这样最容易让警方忽略,认为车票始终在右边口袋里。
那凶手他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降低车票的存在感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死者主动掏出车票,这一点就可以揭示凶手的身份了。
那我们来想一下,什么人能让死者不作声、不反抗的自己掏出车票呢?又是什么人必须掩饰这一点,需要在行凶之后降低车票的存在感呢?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得出结论了,凶手就是地铁上的检票员。
你看完美的推理就像是一场冒险,循序渐进的突破每一道关卡,才能在终点迎来意想不到的景色。
不过我必须要承认,刚才这场冒险可不是我原创编排的,它出自一部非常经典的推理小说,名字叫《X的悲剧》,作者则是著名的推理大师埃勒里奎因。
推理小说在1841年第一次出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81年了。我们先取个整数算作180年吧。在推理小说180年的历史里,像X的悲剧这样的经典不计其数,像埃勒里奎因这样天才级别的大师更是轮番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