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本书学历史。
任何一门学问,你可以按步就班地一点一点学习,就像我们上学一样。当然,也可以走捷径,通过几本书就达到这个学科的入门,甚至小成之境。
记得我儿子小学时候,就是通过一本书完成了历史的启蒙,从此他的历史学习自驱力便被点燃,让他在这条道路上一直狂奔到现在。
我们这套课程也是在做这样一个努力,通过15本历史书,激发你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你奠定历史学的基础常识和底层逻辑。
可能现在还有人在问:为什么要读历史书呢?
记得袁腾飞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
学历史,起码可以吹牛,增加些谈资。
比如,一起出去吃饭点菜时,点了一个“宫保鸡丁”。你就可以出来显摆一番,说这个“宫保”其实是一个人,清末的名臣丁宝桢。
之所以称他为宫保,就是他曾经做过太子少保。而这个菜,其实就是他家的私房菜。
你看,如果你的历史知识很丰富,就会成为一个的“万事通”,加上你幽默的谈吐,必定会成为人群中最靓的仔。
当然,学历史的好处不止于此。一般而言,会说“学史可以明智”,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与格局。
有一句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这才是学习历史的最硬核的逻辑。假如世上全是新事物,而且社会运行的逻辑都变了,那以前发生的事情就不太可能对现在、未来有太多的启发。
比如,现在高考中考试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越来越少,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Z治政策,其实对于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都不大。
然而,为什么大家学习曾国藩的热度却越来越高呢?
因为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共性内容不管过了多少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言,从古到今,还不是“修身治身平天下”这点儿事吗?
当然,学习历史也可以是为了纯兴趣,我就是喜欢听故事,学习历史可以满足我的猎奇心理。这也是可以的,任何一种兴趣或爱好,通常都不能说清楚:我为什么要喜欢。
知道自己喜欢就对了,或许你就是在这个领域有超出常人的天赋呢也说不定,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那样,尽管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非常想放弃所有去画画,他去画就对了。
我想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都是这样成就的,如果你小小年纪已经找到了这种状态,那祝贺你说不定以后是要做历史学家的。
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