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养育40讲。
说起孩子搞破坏这件事情,很多家长都会觉得挺头疼。
曾经有个妈妈就跟我说,我家孩子刚两岁就开始喜欢搞破坏,不但会拆玩具、撕书,不高兴了还会摔椅子、砸东西,我的口红就被他弄折了好几根……
跟他说了好多次要爱惜东西,可是根本没有用,这是为什么呢?还有没有办法管他了呢?
其实大家要理解,孩子搞破坏有时并非是恶意的,而且相对于单纯的管束孩子,家长应该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然后再进行调整,可能会更有效果。
那么在这套音频中,我们就来聊一聊:该怎么降低孩子的破坏欲?
在讨论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先来说一说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破坏呢?
我认为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孩子的很多行为虽然看上去毁坏这些东西,但他的本意却不是想搞破坏——
有可能只是因为好奇,想探索或者是不小心,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想引起你的注意。
但是家长却没有去认真的了解具体体情况,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只是单纯的根据自己的判断,就给他的行为贴上了“搞破坏”这样的标签。
比如说孩子把新买的小汽车拆了,或许他只是想把它组装成更喜欢的模样,而他砸汽车可能只是因为搞不明白为什么汽车上了发条后,自己就可以往前走。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去仔细地了解孩子的目的,而是简单粗暴好的认定孩子是故意不爱惜新玩具,就是想搞破坏。
那么孩子可能会觉得很委屈。而且因为语言能力的限制,他没有办法很好的为自己辩解,就很可能会继续用一些破坏行为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于是,在家长的眼中:孩子太不乖了,说他也不听,还继续故意搞破坏。慢慢的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而孩子因为得不到理解,就会越来越需要发泄,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以上说的是引起孩子破坏欲的第一个原因,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原因,那就是模仿。我们发现孩子容易出现破坏行为的年龄通常会在三岁之前,这个阶段是孩子行为养成的时期,他会特别热衷的去模仿学习成人的一些行为动作。
所以说,这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行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孩子对于对错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他只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大人的行为。
所以,大人一旦发现孩子有破坏行为的时候,除了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的动机,也一定要仔细的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时不经意的一些行为给孩子不好的影响,又或者是电视书本里的一些内容对孩子起了误导的作用呢?
也许经过排查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些破坏行为其实只是在模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