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故事。
在国内的神话故事中,哪吒也算是一个大IP了。
前两年《哪吒之魔童转世》让哪吒这个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大英雄。
不过,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哪吒的形象是对传统形象的一次巨大的颠覆——以前的哪吒形象,更像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白白净净的。这个电影中哪吒更像是一个不良少年,塌鼻子、大嘴巴,满脸都小雀斑。
这个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周围的人都十分害怕他,因此给他送了一个“混世魔王”的称号。但是,小哪吒像所有存在心理问题的少年一样,都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爱,被人们所接纳。
因为他确实是太孤独了,父母都是将军,没有时陪他。在生活中,他也没有朋友。
直到一次奇遇中,哪吒结识了同样十分孤独的敖丙,当孤独与孤独相遇,他们就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因为有这份友情存在,两人一起创造了奇迹。
说起来哪吒,一听就不太像是中文的词汇,一股子浓浓的三哥味儿。再看他的两个哥哥,金吒和木吒,显然是了不让哪吒太孤单,后来民间又杜撰出来的两个人物。可以说他们是哪吒的弟弟。
在上述电影之前,哪吒最有名的故事是《哪吒闹海》,这也是《封神演义》中为数不多的精彩片断。
话说陈塘关的总兵李靖的夫人怀孕三年都没有生产,最后才产下一个肉球。
你看,一开始就是浓浓的主角味道,跟古代皇帝出生时红光满天有的一拼。说着说着就来了,肉球劈开后,里面跳出来一个男孩儿。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从里面打开的才叫成长,这个肉蛋从外边破开,应该会成为食物的。但是神仙就是不一样,哪吒也开始了他的祸害人生。
如果是你老婆生出来这么一个奇怪的孩子,你也一定心里有点怪吧。李靖就是如此,从来长吁短叹、闷闷不乐。
这时,一个道长竟然前来道贺。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他为孩子取名哪吒,并收他为徒,还大方地送了孩子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
说白了,就是两件小孩子常用的东西,一个是项圈,另一个是肚兜儿。不得不说,作者真的是太接地气儿了。
接下来,哪吒就要出名了。他七岁那年,陈塘关大旱,土地都裂口了,可以东海龙王却几年不下一滴雨。甚至还命令手下的夜叉到陆地上去抢男霸女。
这时候,哪吒挺身而出,他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接下来,又**了前来报复的龙王太子敖丙。
你想凭着龙王那睚眦必报的个性,是一定要报仇的。因此,他跑到天庭去向玉帝告状。可是,哪吒多鬼呀,他半路拦住龙王,就把他也扒皮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