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江湖30讲。
提到了金庸,我想每一个人脑子里面都有不同的联想——
可能有人马上想到的是睡在一根绳子上的小龙女;
可能有人想到的是左右互搏自己跟自己打架的周伯通;
可能有人想到的是在那样的一个悲愤的场景里面,和他所有视之为生死相交的丐帮的兄弟喝完酒之后,从此段毅走不一样的路的乔峰。
虽然我跟大家的年龄可能有所差别,但我想在我们的少年时期,一直到青年中年,应该都共享了一本对于金庸武侠小说的记忆。
我们也看过各种不同版本的金庸电视电影,这些改编的戏剧当然肯定是边看边吐槽。因为你对于小说有一定的认识跟了解,所以你就会看到说这里怎么可以这样解释呢?或者说这里错了再来就是这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
哪有可能这个角色长这个样子呢?或许也有一些时刻,你曾经做过这样的测试,测一测自己或者是自己认识的这些朋友最像金庸笔下的哪一位角色。
金庸是好几代人共享的一个江湖的传奇,更重要的是,金庸的作品塑造了多少少年们最早的正义观,还有侠义的精神,这又是一种更为古远的中国精神的延续。
金庸也刺J我们更包容的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是非善恶,还有身份乃至于种族所带来的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大家都读金庸,金庸跟其他的武侠小说的作者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当然不一样。
我只要看一件事情就明白了。在金庸之前,武侠小说已经存在了相当的旧,而且还作为一种类型小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小说的作者跟庞大的作品群。
但是在1970年代,金庸他写完了鹿鼎记之后,我们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金庸之后,武侠小说还在,可是呢,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他那种高度那么杰出,那么样畅销的武侠小说作者了。
我们如果再看原著在影视剧上面的改编,金庸在这上面的经验跟数量也没有人可以超过他,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认真的考虑,金庸虽然是一个武侠小说的作者,但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一定跟其他的武侠小说非常的不一样,那到底是怎么个不一样法呢?
我自己接触金庸的小说相对是比较晚的。我在这个之前从小学就开始乱七八糟读了非常多的武侠小说,大概有几十部乃至于上百部。然后我才读到了金庸。
因为已经太清楚太熟悉别人写的武侠小说,所以一读马上就感受到金庸跟别人不一样。这个小说跟我以前所读过的几十部上百部的武侠小说就是不一样。
另外2018年金庸去世了之后,我又很认真的在把金庸现在通行的武侠小说作品重读了一次。
这次读有一个更清楚的一个问题的意识,之前就有深刻的印象——金庸不一样。但我这次想要认真的解答。第一,金庸真的不一样吗?第二,如果金庸真的不一样,他到底是如何不一样?我找到了答案,而且找到了非常明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