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小说
讲经典的文学作品,很容易把所讲的内容弄得太老了,这样就会显得缺乏时代精神。
我们这个辑子是《21世纪中国小说》,显然就是为了要讲一讲近二十年的中文优秀小说作品。
它算是《20世纪中国小说》的续篇吧,我们基本保持原来的讲述方法,即顺着文学史的脉络,用概括为主、评论为辅的方法,从过去的二十多年间,精挑细选出来大约20篇中长篇小说跟大家一起分享。
这些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跟时代比较合拍,这样大家读起来会更有共鸣。
对于新一代的读者而言,这或许是一个接触文学的更好的切口。通过这个入口,进而去探索20世纪的文学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源流。
很显然,这个辑子里的中国故事,跟上个辑子几站是完全不同的,这更便于我们去观察中国的发展,以及其中沉浮的士农工商等各色人物,解剖中国的最新发展动态。
有人说:近20年的中国文学有高原却无高峰。
这种说法或许是有道理的,确实没有见到能比肩五四前后或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旷世巨作。那么,原因是在哪里呢?证据又是什么呢?
我想这都是我们这个课程中大家要思考的问题。
再说一下这个标题,说21世纪的中国小说,实则言过其实,因为21世纪才刚二十多年,等到下一个世纪再回头来看,这些作品很可能根本代表不了21世纪。
实际上,这个辑子的意义只在于,我们顺着文学史的源流来看一下中国小说的最新发展。下面我们先来捋一下中国近现代小说的线索,它共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晚清。代表就是梁启超、四大谴责小说,还有早期的鸳鸯蝴蝶派。
第二个是1918年到1942年,这算是现代文学时期。现代我们读到的现代白话文小说精品十之六七都出自这个阶段。
第三个是1942到1976年,这是**文学蓬勃发展的阶段。
第四个是1977年以后,即新时期文学。这个阶段大家起了很多个名字,但是似乎都无法准确概括。
但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小说跟前面已经迥然不同了。
我们现在说的21世纪中国小说,也只能暂时还算在第四个阶段之中,因为仅这二十年还真不好说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时期。
而且,从延续关系上,这20年的小说,也更接近于是80年代文**流的延续。
一方面,你看贾平凹、莫言、王安忆这一代作家,从80年代到现在,一直是当代文坛的主要代表。有评论家私下开玩笑说,这些人一下子统治了40年。
另一方面《红高粱》《活着》《长恨歌》,还有《生死疲劳》、《兄弟》《天香》……它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延续着同一个文学传统。
简而言之,21世纪的中国小说主流,迄今为止还是1977年以后文学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