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中小学课本中的名篇。
很多人问我读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做一件事情的意义是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
如果你不喜欢读书,那你读一本书,读一百本书,哪怕是你读完了天下的书,也没有什么用。
你说读书能帮你提高语文成绩,或者读书能让你赚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再或者读书让你变得善良,我觉得都不一定。
高中的时候读书比我多的同龄人D有人在。自打我进了复旦大学,看到这样的这些真正的学霸太多了。可是不见得大家这高考语文的分数比我高,为什么呢?考试就是考试,那是考的积累和技巧,很大程度上我是凭技巧取胜。有点投机取巧。
你要说读书能帮你赚钱,中国首富前100位读过的书加起来,我估计还没有一个中文系教授读过的书多,但是首付前100位里,他们任何一个赚的钱肯定比你100个中文系教授加起来还要多。那你说读书做官,我觉得这跟读书的关系可能就更小了。你要说善良,历史上也多的是大奸大恶的读书人,读了大半辈子书,全用在偷奸耍滑上,简直无人能敌。
好,那么问题来了,这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一直相信人是有底层代码的,就像一个人的基因。基因在生物学层面上决定了你的身体,决定了你肉体的一切。而我说的底层代码就像基因一样,决定着你的精神领域,你会怎样思考问题,你会度过怎样的一生。简单点说吧,就是你的品味。而读书从根本上说,它是在改造你的底层代码。改变底层代码也就改变了你的精神领域,改变了你的气质,改变了你的品味。
性格决定命运,阅读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气质和品味,改变性格可以改变命运。改变了你的气质和品味,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大大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就在昨天在园林讲解的时候,我跟孩子们说,人生中有两样东西你是藏不住的。第一是咳嗽,你生病了掩盖不了。第二是琼,一个人穷困潦倒,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事儿,你也遮盖不住,你怎么装都没用。
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从小生活在皇宫里,天天打眼,看到的都是好东西,都是皇宫里祖传下来的珍品,文玩古董样样都是国宝。他读书是前清状元来做老师,接受当时中国最好的中式传统教育。这就叫贵族,那溥仪这个人,哪怕我们说他人品再不济啊,智商情商都很糟糕,不论怎么说他,但他的贵族气质,他的那份儒雅和淡定,跟随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