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千字文》。
在1500多年前,周兴嗣老先生开始写千字文的时候,当他写下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是开始。最后他写下“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这就是千字文结束的时候。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深奥的样子,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如果简单的翻译成我们今天的语言,就是说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天地宇宙是在一片混沌蒙昧的状态当中形成的。
听了这句话,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天空不是蓝色的吗?
为什么千字文里面会说天是玄色的,也就是青黑色的呢?
其实是这样的,当我们站在地上仰望天空,所看到的其实是太阳光在大气层里面被散S出来的蓝光,所以我们才会觉得天空是蓝色的。
在物理学上这叫做光的散射效应,是由印度的科学家拉曼所发现的,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可是如果说我们有机会跟随着宇航员到了外太空,就会发现除了恒星放S出来的小小的光之外,整个太空都是黑漆漆的一片。为什么呢?因为太空里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层里的大气分子和微粒,也就没办法产生光的散射了。所以说天是黑色的其实也是对的。
那天地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呢?说到这个千字文里的宇宙洪荒,这一句说的就是天地宇宙最早的样子了。这还和古代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神话传说有关。
盘古开天地。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天地宇宙是一片混沌的,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鸡蛋一样。在这个鸡蛋里沉睡着一个叫做盘古的巨人。他呼呼的睡着觉,睡呀睡睡了18000年,他比我都还会睡懒觉。有一天盘古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什么都看不见,眼前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这种稀里糊涂模模糊糊的样子,就是前面浩然爸爸说过很多次的混沌的样子。
盘古就很生气,他不喜欢这样混沌的世界。就像我们如果整个人都闷在被子里睡觉,是不是也很不舒服?盘古就觉得不舒服了,所以他就拿了一把大板斧,嘿用力一挥,只听见轰隆隆的一声霹雳巨响,大鸡蛋就破了。大鸡蛋里那些轻飘飘的清澈的东西就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一些重乎乎而且浑浊的东西就沉沉下降变成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