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养成记-06让彼此尊重:理解不同的行为模式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在前一个模块中我们讲了亲密关系的视野。从这个模块开始,我们要搭起一个具体的框架。
我们先从关系双方的不同感受开始,你肯定知道感受是什么,但是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能意识到你的感受。比如你跟伴侣一起看了一部电影之后,你们有交流,你很兴奋说这个电影太好了,神作。他一脸不屑的说哪里好了?讲了半天什么都没讲。那这时候你肯定觉得跟这个人没法聊电影,你们对电影的品味差太远了。其实你们不是真的在聊电影,你们真正想表达的也是最受挫败的是当时的感受。
你说一部电影是神作,因为你很激动,你被唤起了一些强烈的内在体验。但我们不习惯直抒胸臆的表达说我感到很激动。我们说的是这个东西是非常好的,好是这部电影的好,跟我的关系没那么大。对方想表达的也一样,他真实想说的是他激活的是一些跟你不一样的感受,甚至他什么都没有被激活。但他同样用了一种曲折的方式来包装,变成了这部电影。没说什么,就好像跟你和跟他都没有太大关系,就纯粹变成了对一个电影的讨论。它是一个东西,一个客观的对象,我们盯着他就不用再看到彼此。这样一来,本来是很亲密的分享,最后成了一场别扭。
我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感受,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同一道菜,有的人吃的很上瘾,也有人吃过一次就再也不想碰了,我们很容易接受。这些不一样的感受都可以交流,无所谓对错。你喜欢、讨厌、高兴、难过、害怕、嫉妒,你饿了、冷了、困了,这些感受存在就是存在,没有该或者不该。在亲密关系里,我们要培养对感受,特别是不同感受的理解力。生活中经常会有很多的摩擦,如果我们能看到彼此不同的感受,我们就不会再造成进一步的冲突。
比如说另一半给你打电话,你没有听见,等你发现的时候,有好几个未接来电,你赶紧拨回去。结果他劈头盖脸的说你怎么回事儿,怎么老是把手机关成静音,你太不靠谱了。一开始还在解释说,昨天开会我调了静音,但对方也不想听你解释,你现在没开会,你为什么还静音呢?那你也很委屈对不对?你想这不是我的错,你以为是在谈对错吗?其实不是,你们也是在交流感受,对方是在批评你的行为吗?其实就像看电影一样,他表达的不是你的行为不对,而是当时的情境唤起了他的一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