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01|1总序|宋朝的立国形式
这一讲将由著名宋史专家邓晓楠老师为我们拉开宋朝美学的序幕。邓老师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其父邓广明曾师从胡适、傅斯年和陈寅恪先生。总序这一讲共分为三小节,将分别从宋代的立国形式、文化风气以及世人对意境的追求几个方面,带你重新认识宋朝。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进入宋朝的美学世界,我是邓小南。本讲作为开篇,我们简单谈谈宋代历史在认识。我想大家对于宋代都已经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为什么需要再认识呢?一个是因为历史学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反思的学问,他对历史的观察是需要不断深化的。另外也是因为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大概没有另外一个朝代像宋代这样面临着两种极端的认识。有的人批评宋朝是积贫积弱,有的强调他是繁荣辉煌。这也让我们看到宋代是一个丰富复杂而且处于变迁中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帝制大约是持续了两千多年,宋代就是处在这个漫长历史时期的中段。宋朝前期的统治中心是在北方的开封,因此被称为北宋。北宋灭亡以后王朝的统治中心就南移到了杭州,史称南宋。两宋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大约持续了320年的时间。当我们谈起这段历史时期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爱恨交加的感觉。这个时期是创新和因循并存的时期,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制度建设都有突出成就,位居世界前列的时期。与此同时,也是受到周边民族政权的强烈挤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战略政策应对都有很多失误的时期。
对于宋代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定位,中外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总体上说,学界对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成就都有高度的肯定。另外,对这个时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产生的突出的问题也有很严肃的讨论。以下我们就分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我们要讲的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这个部分我们谈谈宋代的立国形式。赵宋一朝,我想基本上可以用生于忧患,长于忧患这八个字来做个简单的概括。上个世纪的中期,针对赵宋王朝的整体国力,学界一直都有积贫积弱的批评。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里边儿就感受宋代是积贫难,疗积弱不振,后来的很多教科书也都沿用着这种说法。这样的概括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个王朝生于忧患,长于于忧患这样一种历史特征。
宋代所处的历史时期始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外部压力。赵、宋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王朝。用宋人的话来说,天下大势分为南北。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