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15错误是用来慢慢学习的
今天我们来讲第十五课,错误是用来慢慢学习的。咱们的课程是培养内在动力,其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我在咨询中发现有50%以上的激烈的亲子冲突都源于孩子犯错。可以说,如何面对错误是亲子关系中最脆弱的一环。
这时候,孩子的心理脆弱,家长的情绪脆弱。通常孩子犯错容易在瞬间激起家长的情绪反应,潜台词是这孩子怎么又错了?于是就会本能的否定、批评、责备。同时,家长有个心理暗示,认为自己抓住了教育的契机,必须得大张旗鼓的教育一番。但是家长忘了,孩子犯错的时候特别容易自责,自我否定,也就是说孩子已经在心里默默的进行了自我谴责,如果这时候再叠加一个来自家长的外部攻击,那么孩子就被击垮了。其实家长的指责你怎么又错了和孩子心中的自责我怎么又错了,都脱离了对事的层面,而上升到对人的层面,这种对待错误的方式就成了对人不对事,任何一个错误都是对孩子本人的否定,于是孩子犯错的心理负担骤增,为了减少错误,孩子要么退缩,逃避,避开有挑战的事情,要么是事后狡辩,推卸责任,于是宝贵的心理能量就这样白白的消耗掉了。由此可以看出,犯错不可怕,怕错才可怕。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错误呢?我主张错误是用来学习的,要允许孩子慢慢学习。只要稍微读过一点育儿书的人都知道,错误是用来学习的这是一个通用的心理学原理。然而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错了能学的快一点,再快一点,并且不想看到孩子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更别说很多次。家长每每提出这样的希望,用的都是一种自以为通情达理的语气,但是在我听来,这简直就是惨无人道。别的不说,就说家长在咨询中犯的错吧,以我的经验来看,同一个问题起步价就是六次左右,十几次乃至几十次的犯错也是见过的,家长作为成年人有极其强烈的改变诚意尚且如此,居然要求孩子快快的改过来,并且不要重犯,哎,我也只能一声叹息了。
很多时候家长在咨询中犯错,都会犯到自己不好意思的地步,觉得自己很笨,也怕被我批评和嫌弃。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从来不怕家长犯错,也不恨家长犯错。我常常对家长说,毕竟你们是亲爸亲妈,你们比我更希望快点改过来。如果改不过来,一定是某种感受和认知阻碍了你们,所以错了就改呗,错1万次就改1万次。其实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