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精读-11犯罪及其预防:解读犯罪及犯罪预防
上一讲我们围绕自卑与超越的第八章核心讨论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身份认同的形成、青春期的叛逆等议题。帮你理解青春期对人的自尊和自卑的影响,自我认知和探索的进程。今天是我们精读的第十一讲,我继续和你阅读这本书的第九章,和你聊聊犯罪道德感的建立、攻击性的升华和Z治的生活等问题。
阿德勒在分析犯罪问题的时候,总会提到个概念,那就是合作。但在这里我想提醒你的是,阿德勒所说的合作和我们在现代的语境下理解的合作是不一样的。在阿德勒的语境中,合作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果用现代心理学表述的话,它包含了自我调节功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判断力和推理能力、道德协调能力、依恋和心智化功能等等。所以,当阿德勒谈论合作的时候,他是站在一个完整和成熟的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高度来反思社会功能失能的情况下,人的社会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今天的精读中,我们还需要做一个概念上的区分。我们今天精读的内容和刑侦专家谈论的犯罪心理学是两个概念。我们在思考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上,追问的是人如何发展出调节、管理、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调节自己的本能冲动。刑侦学家讨论的犯罪心理是关于罪犯和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科学。所以当我们阅读阿德勒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人的早期经历、人的特质和性格特点,如何影响他的道德观和是非观。从发展的角度判断,我们是否有能力去识别出高危因素并且预防犯罪行为。理解了这两点,那么在今天的精读中,我将和你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核心讨论两个问题,道德感建立及攻击性的升华,自卑羞耻及青少年操行问题。最后我们再来聊聊正直的生活为什么是更成熟和健康的生活?好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精读这一章。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道德感和攻击性升华是如何发生的。婴幼儿在出生的时候,心智尚未发育,也没有是非观和道德感,只有本能的冲动和感受。在出生之后的几个月内,因为得到成年的照料,孩子从全能自恋的状态进入到共生状态,并且和主要照看者形成良好的依恋。这个过程我们之前的精读课上和大家详细探讨过。通过经营的过程和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便获得了理解和识别他人的情绪,理解和识别自己的情绪去以及通过观察成年人而逐渐获得的调节情绪的能力。当一个孩子在这样安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时,他便和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感纽带……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