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大师们-16卡巴金:如何保持正念的力量
上一讲我们讲到乔纳森海特,介绍了他关于情侣称呼的狗尾巴与骑象人的妙语,也跟你谈了情绪不良时的解决之策。
这一点我给你介绍一下乔卡巴金和他的正面解压。乔卡巴金博士是一位科学家、作家和禅修导师,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博士,麻省大学医学院名誉医学教授。当然他被大家更为熟知的身份是正面减压之父。他结合西方医学的研究和东方禅修传统,开发了正面减压的系统化专业课程。由于这套课程对各类身心困扰乃至疾病和减压效果非常显著,让正面的思想逐步进入了欧美主流社会。如今在医疗界、心理界、健康护理、学校、企业、监Y等等领域都掀起了正面浪潮,连谷歌、facebook、NBA球队都将正面纳入内部训练。苹果甚至把正面训练做成APP,内置在iphone的手机里。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曾把这场正面运动称之为正面G命。
那么回到正面培训的源头,你知道卡巴金的正面课程来龙去脉吗?他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又怎么引起的争议?接下来我就跟你说一说,想当初正面G命只是一场地下运动。对你没听错,正面疗法的开端确实是从地下开始的。这里的地下不仅是比喻意义的地下,而且是实体意义的地下。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地下室。
卡巴金是印度裔美国人,印度驿马自带佛教仙气,他的父亲是生物医学家,母亲是一个画家,这么看来,卡巴金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即使他是麻省理工生物学博士出身,诺贝尔奖得主萨瓦尔多鲁利亚的得意门徒,科学也并没有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在大学期间听了一场禅修的讲座,就迷上了不停学习内观禅修,并成为了一名禅修的导师。
1979年,35岁的卡巴金已经是麻省大学医学中心的年轻教授,他精力旺盛,但没想到如果搞声学研究,却一心想着要在病人中推广禅修。在当时的这个社会背景下,作为医学院这样科学取向的部门,搞禅修这类带有东方审美主义浓厚的东西,这有点不务正业。但是人家是个诺奖得主的门徒,年轻的教授总不能乱搞。当时医院的观点是啊,就是年轻人你有精力有想法,你试试。就在地下室给卡巴金找了块场地让他折腾。卡巴金也不知道给他这个诊室起什么名字好,为了让大众更能接受,就取了一个一般的没有宗教色彩的名字减压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