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20世纪欧美小说-12童年的梦:还能怎样写一个天真的男孩?_ 《大莫纳》2
我们继续来读大莫纳。在上期节目结尾的时候,我说大蒙娜的魅力是在于那种孩童体验和神秘气氛的结合。我们这一期节目就来看看它是如何体现的。
一起读20世纪欧美小说-12童年的梦:还能怎样写一个天真的男孩?_ 《大莫纳》2
我们继续来读大莫纳。在上期节目结尾的时候,我说大蒙娜的魅力是在于那种孩童体验和神秘气氛的结合。我们这一期节目就来看看它是如何体现的。
美国作家亨利米勒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大蒙娜的艺术特色是在于把内心和外界的景色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一种无穷的魅力。法语文学专家郑克鲁教授在现代法国小说史一书中指出,阿兰富尼埃采用了现实与梦幻相结合的手法来描述的故事,这是小说最大的特点,也是评论家所称道的地方。那么现实和梦幻是如何相结合的?具体我举例给大家讲。这么说吧,讲述男生逃学途中误入城堡的故事,这是任何一位作家都能够构思和创作的,但是要把那种内心体验、那种气氛显得自然而又神秘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方面大蒙娜的创作是很有特色的。我们来看莫纳麋鹿的章节,尤其是写到野地里那盏神出鬼没的灯火啊,那种空间感就能够给人深刻的印象。
话说莫娜迷了路,知道再也不可能及时赶到车站接上客人了,他不想打道回府,而是一意孤行,就顺着乡跟小道策马前行。天黑了,马儿瘸腿了,后来他无意中看见远处有一点灯火,便朝那个方向走去。等到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一所农家住宅,旷野里只有这一户人家,住着一个老太婆和一个老头子。
原来那点灯火是他们家壁炉里的熊熊火光发出来的那两个老人招待他,并且留他过夜,他答应了,便去外面的操场上去把那辆马车给牵过来。谁知马车不见了,他大吃一惊,便摸着黑奔跑着去找马车。一路上心急慌忙,跌跌撞撞,连马车的影子都没看到。弄了半天,最后他心灰意冷,一瘸一拐,怒火中烧,只好放弃追赶,往回走,去那两个老人的家里边过夜。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描写。终于,他似乎回到了刚离开的那一带地方,没隔多久便瞥见他在寻找的灯光,一条低洼的行人道在树篱豁口中显露出来。这肯定是老人家说的那条行人到了。莫娜心想,他拐了进去,为不再有树林和堤岸要翻越而高兴。没走几步路,那条行人道就开始偏向左边,而灯光似乎突然朝相反方向转了过去。走到两条小径交汇处,急于回到那座简陋的避难所去,他便不假思索地踏上了那条似乎直接通向他的小径。可几乎还没走上十来步,灯光便消失了。要么是由于他让篱笆给遮挡住了,要么是由于等候他的老人家等的不耐烦,将窗户板关上了。
他直穿田野,朝最后见到过灯光的地方走去,试一试运气。接着翻过又一道篱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