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大师课-09《湘行散记》:应该怎样度过一生?
这一讲我们来说沈从文的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1934年,沈从文和张兆和新婚不久,独自回家乡探望病重的母亲。他少年时离开湘西,这是他十多年来第一次回家乡。他坐火车、换汽车、坐小船,在路上走了一个月,把每天的见闻都连写带画寄给张兆和,一共有将近50封信,后来他把这些信改写成了湘行散记。这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
沈从文是小说大师,也是散文圣手,这一讲我先来跟你说他怎样写风土人情,写自然和人文风光。那么这一讲里呢,没有什么故事,但是文字特别的美,意境也特别的美。我建议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夜里,闭上眼睛欣赏。好了,咱们开始。
湘行散记里有一篇叫鸭窠围的夜,沈从文坐的船在一个下雪的夜晚,停靠在了一个河边的小镇码头上。沈从文就开始观察和描写这个地方了,他写道,这地方是个长谈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常年翠绿宜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下一抹深黑濑,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但在黄昏里看来如一种奇迹的,却是两岸高处去水以30丈上下的吊脚楼,这些房子莫不俨然悬挂在半空中,借着黄昏的余光,还可以把这些稀奇的楼房形体看出个大略。那你看,沈从文写风景,首先善于写视觉层次,颜色呀、轮廓呀、线条啊,一层一层的展现出来,构成了水墨画似的意境。
沈从文写风景,方法跟一般人不同,可以叫做印象派的写法。在董悠悠老师的少年艺术课里就专门讲过印象派。简单来说,印象派就是西方的一种绘画流派。在印象派之前,画家们通常是一笔一笔的画线条,但是印象派不是这样,他们会用跳跃性的色块来表现光和色彩的变换。画家表达的是自己的主观印象,观众欣赏的时候也得退后几步,看到画儿的全貌和整体感觉,才能看懂印象派绘画的美。我为你挑选了一张印象派大师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打开课程播放页面,就可以看到沈从文写风景,就像莫奈的这张画一样,简单的几笔就描述出一种整体气氛,让我们感受到景象里的微妙情绪。你一边画画,一边听我给你讲这一段体会,看看是不是和这张画的风格很像。
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那你可能要问了,怎么会有紫色呢?因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叠加在一起的,红的是晚霞,蓝的是水面。这就是作者的总体印象。
日落之后就要天黑了,那天黑了该怎么接着写封信呢?沈从文开始写听写……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