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考状元学习-39状元分享|对数学有抵触心理怎么办
又到了我们的答疑环节,这也是我们课程中的最后一次答疑了。本次我将抽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来自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他的问题是对数学有些抵触,觉得数学很无聊。虽然知道数学很重要,成绩不好压力会很大,但就是不想学,怎么办呢?怎么样缓解对于数学的抵触心理?这个问题很具有普遍现象,因为在中小学里,很多同学都不喜欢数学,觉得学不好数学。这个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家长和老师,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听爸妈甚至老师说一定要学好数学,因为数学太难了,这样的话听多了就会在心里产生恐惧,形成畏难心理。
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学不好数学,在孩子小的时候,每次遇到问他们数学问题,总是下意识的逃跑,很随意的看了一下难题,然后说,这道题太难了,妈妈也不会做,下次再做吧。或者说这道题好复杂,晚点让爸爸教你等等。渐渐的孩子也学会了这样的话,这个太难了,我不会做,我不想做。所以在这里我想先给陪孩子们听咱们课程的家长和老师一些建议,不要总是给孩子一些数学太难了,怎么学都学不好这种负面的心理暗示,而应该多传达一些数学很有趣,当年爸爸妈妈也很喜欢数学。这种正面的信息孩子会更愿意学,也更有信心。另一方面我们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数学没有成就感,找不到乐趣。也就是这位提问的同学说的,觉得很无聊。
好,我的建议是首先要找到学不好数学的原因,是因为数学太抽象很难懂,还是因为基础没跟上学起来很吃力?找到原因后要对症下药。如果是基础有漏洞,就要想办法找老师或者跟家长反映,尽可能把基础补好。如果是觉得数学比较难理解,也应该多跟老师沟通,让他在教学的时候能不能多举一些生动的例子,打一些形象的比方,或者多利用一些直观的学习工具帮助你弄明白。
其次,要真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来源。有三个培养兴趣的小方法,一是让数学学习变得很有趣。比如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经常看一些很有趣味性的数学书籍,读完之后会觉得这么有意思啊,偶尔也会将里面的新发现、特别好玩的事情讲给同学或者其他小朋友,他们会觉得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就更愿意看这种有趣的数学读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