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这样做-14鲁迅先生的“两株枣树”是废话吗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鲁迅的两株枣树是废话吗?谈到文学语言,大家都知道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就是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当中,有一篇文章叫秋叶。秋叶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外一株也是枣树。
文学赏析这样做-14鲁迅先生的“两株枣树”是废话吗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鲁迅的两株枣树是废话吗?谈到文学语言,大家都知道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就是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当中,有一篇文章叫秋叶。秋叶的开头是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外一株也是枣树。
关于这句话,非常普遍的一个质疑就是鲁迅你为什么不说墙外有两株枣树?为什么非要说一株是枣树,另外一株也是枣树?这是不是闲的没事?难道鲁迅还有别的深意吗?关于两株枣树背后的用意,后来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场公案,经常被反复讨论。
今天我们就从鲁迅的两株枣树开始,来谈谈文学语言的陌生化问题。那鲁迅为什么这么写呢?有的人说就是为了赚稿费,毕竟稿费是按字数赚钱的,他多写俩字他就能多赚点钱。这种解释有没有道理呢?我觉得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道理。
当然了也有人说,鲁迅其实就是随便一写,而且这种随便一写很有可能是这样一种情景。要知道鲁迅那个时候写文章不像现在,我们可以用电脑打字。鲁迅只能用毛笔写或者用钢笔写,这样话删改就不是很方便。所以鲁迅在写秋夜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鲁迅刚一拿起笔想到在我的后院有两株树,于是写下,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两株树,但是两株树是什么树呢?鲁迅记不清了,于是扭头一看,发现一株是枣树。于是迫不及待就写下了一株是枣树。刚写完这句,再扭头一看,发现另外一株居然也是枣树。但是前一句已经写完了,怎么办?不太好改了,刚写两句就改,太浪费纸了。算了,咱们就这么硬着头皮写。于是另外一株也是枣树。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呢?我要说有可能撰稿费也好,写错字也好,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鲁迅这么写这句话的这个真实动机,不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这个重点。大家一定要注在文学作品分析的时候,尤其是分析作者的真实动机,通常是无效的。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除了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一件事情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知道的话,那么即便是作者本人的解释,它的真假也就非常可疑了。所以分析这两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于鲁迅的真实东西。
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什么秋叶当中那么多句话,只有开头的这两句话被后来人一直津津乐道。当人们在阅读鲁迅的这句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