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背后的秘密-44这幅“难懂”的西方名画竟然引领了一个新画派
2018年2月1号,北京大学考古系著名教授苏白先生去世了。正由于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跟着苏白先生念了很长时间的一段的书,学到了他的学术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所以在此我对他表示一生学术的感谢和非常承受。我们哀悼。
名画背后的秘密-44这幅“难懂”的西方名画竟然引领了一个新画派
2018年2月1号,北京大学考古系著名教授苏白先生去世了。正由于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跟着苏白先生念了很长时间的一段的书,学到了他的学术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所以在此我对他表示一生学术的感谢和非常承受。我们哀悼。
今天或者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讨论一系列新的艺术作品,就是以西方美术作品为主。比如阿卡迪亚的牧人这张画。在西方的学术圈子对这件作品的解说有各种各样的,而且试图从拉丁语,从古代的宗教当中,从基督教当中找到一种说法和从希腊的神话当中找到一个背景的因素提供。事实上美术作品我们没有办法从作品当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图像就可以给他确认,这个图像就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阿卡迪亚的牧人,这是一件著名的尼古拉普桑的作品。尼古拉普桑是著名的古典主义绘画代表人物。谈到古典主义,我们要回忆一下自从核桃上线以来,我们的节目当中谈到了一些西方作品。我们谈到了维米尔,我们谈到了伦勃朗,我们谈到了梵高,我们也谈到了波及切利、达芬奇、拉斐尔。
今天就先讨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普桑这件作品是有代表性的。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中文翻译的时候叫古典主义,可是在英文里面或者法语里面不是简单的古典主义。
我记得我刚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我曾经有一次在我的教古典主义美术史的老师面前提到中国的古典主义。老师很严肃的跟我说,中国没有古典主义艺术,我很气愤,我说这是种族歧视。跟老师辩论了一个下午,老师当然对我很宽容,我明白了中国没有古典主义艺术,因为古典主义艺术是一个特指的词,指的是17世纪以普桑这些画家为代表的,在古代的希腊、罗马的文化、审美、精神等当中寻找源泉。这个源泉不仅仅是普通的借用,而是把古希腊罗马奉为经典氛围精粹,从这个精粹当中学习和汲取养料,同时带有很强的模仿性,带有很强的复制性。比如阿卡迪亚的牧人看起来是17世纪的作品,但是等你深入进去之后,你发现无论是画面神仙的衣服,女神的衣服,还是牧人的衣服,还是周围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尽管风格上有一些17世纪的现象,17世纪的风格,但是主要还是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造型精神,甚至那种身姿动态的感觉。所以它是把古典的一种流行样式,通过一些文化和一些人在这个时代的一种共同的认可,大家都认可这个价值,大家都接受,大家都理解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