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学家学思考-09下:所有人类最初都是猴子
上节课我们聊了什么是归纳思维,也为这节课的内容埋下了伏笔。这节课咱们就接着归纳思维的话题,聊一聊如何培养归纳思维,提升归纳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天会收收一大堆的知识和信息。你可以问一问父母,他们的微信每天要收多少条条消息,他们可能没统计过,但如果统计一下,可能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在接收的海量信息中有的人总是可以快速总结提炼出最有用的核心要点。他们的学习速度往往很快,从学习拆解到总结实践,学会了一门又一门困难的科目,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新技能。而有些人也有可能连聊天交流也说不清楚事情的重点。想想看,你的同学中有没有说话说不明白,表达不明确自己想法的人,而这些都与归纳的思维和能力有关。就拿你生活中最常碰到的学习场景来说吧,学习中的归纳思维就是搭建好知识框架,并将框架中的内容进行填充。
假设今天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为例进行一次归纳练习。首先建议你刚开始进行归纳思维训练时,可以选择在放松无打扰的环境,比如在散步中回忆,或者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能够更好的进行思维整理。然后你就可以进入归纳的阶段了。
归纳的第一点要求我们挖核心,概括提炼。意思就是要求我们在看书、学习、思考、总结的时候要狠抓核心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次要的故事、案例或者描述上。比如我们今天归纳的主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那么我们就要牢牢的抓住这个主题,不要被一些次要的故事所干扰。比如伯乐麦马、负荆请罪,这些故事虽然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但是并没有在讲述战国时期的文化。所以我们在归纳时要注意甄别。
接下来为了让我们的归纳总结清晰明了、全面系统,就需要抓主干搭骨架,通过分清主干和分支建立框架体系。比如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通过目录、前言以及后记搭建这本书的内容框架。目录是对一本书的高度概括,通过书籍的目录,我们可以快速把握这本书的整体脉络。同时通过书本的前言以及后记部分,我们也可以快速获取到全书的内容核心。
那我们就开始回忆一下老师今天上课时讲的内容。比如老师在讲文化之前,先向大家介绍了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种种,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