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09认知失调:李白饮酒诗中的心理秘密
今天的心理课要跟大家谈一个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叫做认知失调。同时也要用这种认知失调来理解,因为饮酒过度而醉死的大诗人李白,为什么会那么狂热的宣扬他的爱酒论调。
所谓认知,是我们认识、了解外在世界和自己,形成各种概念、判断和想象的心理功能。当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互相冲突、彼此矛盾的认知的时候,就叫做认知失调。最常见的认知失调是观念和行为间的冲突矛盾。譬如一个人,他在观念上认为说谎是不对不道德的,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又经常说谎。这种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冲突矛盾就是认知失调。因为认知失调会让当事者觉得不舒服、不愉快,所以他必须想办法来减少或者消除这种失调失衡的状态。要么改变行为,尽可能的不要再说谎。要么就调整观念,认为自己所说的都是善意的谎言,没有什么不对了,甚至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的结果就继续说谎下去。
人要在社会上生存,总是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认知失调的情况,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是啊它会如何影响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还有我们又要怎么去处理他们。1964年美国外科医学会发表了一份明确的报告,证实吸烟和癌症有密切的关系。当年心理学家卡萨利安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有90%的不吸烟者完全相信外科医学会的说法。但却有高达40%的吸烟的瘾君子怀疑这份报告的可信度,认为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种看法的差异,其实就是瘾君子为了解决他们认知失调所采取的心理策略。外科医学会的这个科学报告,让瘾君子得到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但是他却还在吸烟,结果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要消除或者减轻这种认知失调通常有3种方法。第一个是改变行为开始戒烟,但这个通常难以办到。所以多数的瘾君子都会采取第二种方法,也就是调整观念,转而去怀疑那份科学报告的可信度。借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同时也继续抽烟。另外不少瘾君子无法改变吸烟的习惯,而又相信吸烟有害健康的情况下,可能就会采取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引进新的观点,新的认知。譬如说我吸烟的量并不是很大,我吸的是焦油含量低的香烟,或者吸烟让我充满灵感,吸烟抚慰我的心灵等等,目的都是在减少认知失调。
有些人会认真的想要戒烟,但通常是啊一再戒烟却一再失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更大幅度的调整原先对吸烟危险性的认知,甚至会变得比还没有尝试戒烟之前更不把它当做一回事……
龙爸开讲关注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