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06先验印象:江湖传言楚留香是个鬼灵精
今天的心理课要和大家谈的题目叫做先验印象。先是先后的,先验是经验的验鲜艳印象是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在还没有和某个人实际接触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看法。它通常是来自过去的阅听经验,听了什么人说或者看了什么报道而得到的印象。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06先验印象:江湖传言楚留香是个鬼灵精
今天的心理课要和大家谈的题目叫做先验印象。先是先后的,先验是经验的验鲜艳印象是先于经验的,也就是在还没有和某个人实际接触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看法。它通常是来自过去的阅听经验,听了什么人说或者看了什么报道而得到的印象。
鲜艳印象跟前面所说的刻板印象不太一样。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型的人或者某一个族群,譬如说对容貌美丽者或者对犹太人的先入为主的成见。而鲜艳印象指的通常是对某一个个人的先入为主的成见,也就是所谓的江湖传言或者坊间说法。等一下我们就会以古龙武侠小说里面的楚留香叹江湖,对他有什么传言,而刚正是楚留香的胡铁花又为什么会说江湖传言果然名不虚传。
每个人都相当复杂,通常我们都只认识某个人的一小部分。但是即使是这一小部分,我们还是会选择其中更小的一小部分来作为我们对它的基本认知或者主要的看法。心理学家果林做过一个实验,他要70个受测者观赏关于A女士的一部短片。短片出现五个场景。第一个场景,A女士在一家老旧的旅馆门前被一位男士勾搭上了。第二个场景,她进入一间酒吧,不久,饭店一名男士亲热的走出来。第三个场景,他在一个公共楼梯间胡起,一名跌倒的老妇人。第四个场景,他掏钱施舍一名乞丐。第五个场景,他在路上停下来和一名妇人交谈。
看完短片之后,要大家对A女士做个简短的描述,结果有48%的人对A女士做了片面的认知。不是说她是一个泛滥的女人,就说她是一个仁慈的女人,而完全的忽略了她的另一面。有29%的人说他有时候泛滥,有时候仁慈,但是无法将这两者整合为一,同时注意到这两个面相并将他们整合为一,说他是一个既泛滥又仁慈的女人的只有23%。连几分钟的短片都如此,更何况是经年累月的互动。由此也可知,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跟瞎子摸方向差不多,都只有片面的选择性的认知如果有人事先提供你某些讯息或某个线索,那你很可能就会按图索骥,而发现了对方果然就跟他所说的一样。
心理学家凯利等人做过如下的一个实验,他们将准备听某一位学者演讲的学生分为甲乙两组。事先向甲组的学生介绍演讲者是一位温馨的学者,对乙组学生说演讲者是一位冷淡的学者。结果两组学生在同时听完同样的演讲以后,有56%的甲组学生在演讲完后参加的和这个演讲者的共同讨论。但是留下来参加讨论的遗嘱学生却只有32%。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因为两组学生在听完同样的演讲后,对演讲者产生了不同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