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转折看中国史-30中西交汇开放才是硬道理
中国经历了艰难和曲折的发展,终于形成了近代比较稳定的版图。同时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西方的挑战,自己的社会平衡被打破。在经历了改革和学习的阵痛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了世界体系中的一员,我们的中国学校终于进入了学校联合会的大家庭。
我们前面说到过,明朝学校比较强调校内校外的分别,因此禁止学生和外校发生往来。但是朱棣校长为了建立自己的威望,曾经派一位郑和同学率领代表团出海访问外地各个学校带回来许多的外地使者和土特产,很是展示了一把明朝的威风,可惜这次出巡不但没有长期坚持下去,而且明朝学校还禁止一般同学走出校门,否则会被看作叛徒,受到处分连叫个外卖都不行。于是校内外就出现了一些冒险分子,隔着围墙秘密传递物品。他们还经常与校卫队发生冲突,直到后来明朝学校放松了校禁政策,这些冲突才慢慢的减少下来。毫不意外,封闭自首的明朝学校经不起内忧外患的冲击,让一位满族同学夺得了校长的宝座,学校也就改名叫清朝学校。
清朝学校对待校内多种多样的班级和文化有一套管理手段,比如说蒙古斑喜欢打猎,校方就给他们安排来了每年一次的打猎课,还赐给优秀的猎手勇士称号。西Z班爱好佛教,校方就帮他们选出了佛学精深的同学当班长。人数最多的汉族班喜欢考试,喜欢排名,校方就延续了明朝学校的考试传统,还让考分前几名的学生当上了校长助理,一时间各班级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学校的规模虽然不一定比唐朝学校、元朝学校更大,但是更稳定。
不过,当外地代表团来访的时候,清朝学校也表现出了跟明朝学校一样的排斥心理。校长爱新觉罗弘历觉得自己的学校什么都有没有,什么跟外校或者外地交流的必要,清朝学校更习惯其他学校以一种朝贡加盟的姿态来觐见自己。清朝学校可以赏给来宾很贵重的财物,但是平等交往不行,因为我们才是伟大的唯一的学校,你们呢?顶多只是个分校。清朝学校的这种傲慢后来遭到了报复,来自马可波罗故乡欧洲的一些商人偷偷卖给学生们D品,被校卫队抓获了,销毁了所有D品。这些欧洲商人本来就因为不能在学校自由做买卖挺生气的,现在拿这个事儿做借口,从自己的故乡带着人打过来,跟清朝学校的校卫队打了一架又一架,由于这个时候欧洲那边已经发展出了各种打架的利器,像什么棒球棍,H药枪啊,防狼喷雾啊等等,而清朝学校的校卫队只有过时的木棍和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