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课-22-3个孩子沉迷手机的案例
今天我要和各位分享三个孩子沉迷手机的案例。这三个案例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孩子迷恋手机都到相对严重的一种程度。第二个,家长身心疲惫之后,改变管教方向,从手机之外的事情做工作。第三,心理辅导老师和家长制定一个让孩子不会坏的目标。
好,现在我来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案例。对于有关孩子不上学、不做作业、日夜不分的上网玩游戏的孩子,我不做具体的描述。只针对于他们沉迷手机的严重程度,父母改变管教的方向,管教目标的设定和产生的结果这四个方面来做分析。希望对非常焦虑孩子沉迷手机的家长有所提示。案例一,一个初三男生,一严重程度是这个孩子去上学还是呆家里玩手机,全凭孩子自己感觉。家长不给钱就和父母吵架,甚至跟父亲打架,最严重的时候出现过自杀的冲动。
第二点,管教方向改变。这家父亲整天在外面忙碌自己的生意,回家的时候大多都是疲惫不堪。而母亲也有自己的职业,又要管着家里三个孩子,他也是非常的焦虑,有抑郁倾向。如果这家长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正常上学,夫妻俩是绝对不会想到自己需要夫妻关系辅导的。后来他们同意调整工作方向,不再盯着孩子的症状了,先把他们个人状态调整好,处理好夫妻关系问题。
第三点,目标设定不再要求孩子要怎么学习手机,还让他玩,希望不要再出现孩子想自杀的冲动。第四点,结果三个月这男孩的学习成绩倒没提上去,但不在那整夜的玩手机了,也能不时的外出找同伴玩了,跟父母关系也改善了不少。这父亲说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又谈到有一次孩子又一再要求给他手机充值100块钱。这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讲那么多的道理了,而是看了孩子30秒钟之后,一言不发,当面直接给他充值1000块钱。有意思的就是这事情之后,孩子要钱的次数和总数跟以前相比不升反降了。
案例21,小学六年级男生一、严重程度小学六年级男生放学回家,绝对手机排在第一位,作业爱做不做。孩子年龄虽小,这父母还是痛下重手摔手机,家里电脑收起来痛揍孩子。这孩子挨打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不怎么跟父母说话,没手机玩的时候自己就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