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密码-18青春期:如何与“叛逆”的孩子对话?
前面的课程里我们讨论了家庭的角色。这一讲我们来看家庭生命周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期青春期。
说起青春期,可能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叛逆。没错,叛逆是青春期典型的行为,有些年轻人会激烈的反抗父母,有些则会拒绝跟父母沟通,我就见过很多年轻人回家把门一关,沉迷于游戏或者二次元的世界,这些都是叛逆的不同的形式。不过我想说,青春期的叛逆不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叛逆不叛逆其实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叛逆呢?以我的观察,青春期的叛逆更多出现在那些父母跟孩子关系特别紧密的纠缠型的关系当中,而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宽松甚至比较疏离的关系,反而不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就要从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孩子和父母各自面对的问题说起先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一般来说,从10岁到25岁这个漫长的时期,孩子会面临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离家。无论是发展自我,学习掌握新技能,还是结交朋友,在漫长的青春期,孩子都在为离家和自立做准备。他们要带着一个全新的身体,进入全新的与家庭完全不同的世界。可是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模糊不清。有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有力量,愿意去探索世界。有时候他们又觉得自己很脆弱,想要呆在家里依靠父母。这种冲突和矛盾会让他们心烦意乱。当他们想要离家,这时候外面的挫折好像在提醒他们家的安全和温暖,可是当他们回家的时候,家的限制又好像在提醒他们自己的脆弱和无能,所以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不仅是在反抗父母,更是在反抗他们心里所怀疑的那个虚弱的,没有能力的,想要找人依靠着自己,他们是在通过叛逆和反抗来积累离家的决心。但是这种想法也不全是来自于孩子的幻想,很多孩子陷入冲突和矛盾的状况,进而选择叛逆,往往也有父母不经意的配合,为什么这么说呢?
跟孩子一样,父母对孩子离家这件事同样是陌生和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期待孩子更有能力,所以经常会在嘴上说,你要自立一点,勇敢一点,你要有自己的朋友。另一方面,他们对孩子是的探索却又充满了担心。就像一个叛逆的初中生说,我妈妈总是一边提醒我要自立,另一边却不停的提醒我这不行那不行。但有时候他不是直接这么说的,他会说的很婉转。但是无论他怎么说,我都能读到他对我的不信任。这让我怀疑自己,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有一次他让我去参加一个不太熟悉的同学的生日party,我不想去,他非说我应该多去结交朋友,我去了刚出地铁口就发现他跟在后面,还小心躲着不让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