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密码-21自我发展与家庭发展:一部生命史
我们的课程从两人世界讲到三口之家,从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讲到如何培养下一代。现在已经逐渐的接近尾声了。在这一节课我想带你从一个更大的生命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家庭的意义。
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密码-21自我发展与家庭发展:一部生命史
我们的课程从两人世界讲到三口之家,从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讲到如何培养下一代。现在已经逐渐的接近尾声了。在这一节课我想带你从一个更大的生命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家庭的意义。
让我先从我自己的故事讲起。我出生在舟山群岛的一个小岛上,岛上的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像我这样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我父母对我有期待,但是在重大的人生抉择,比如说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上,他们从来没有干预过我。所以我一直觉得我能成为一个研究人心的心理学博士,一个能够写书讲课影响他人的人是我自己选择和奋斗的结果。
小时候我也经常听我妈妈讲她的过去,那是一段苦难的家族历史。我外公很早就去世了,留下五个孩子,那时候我妈妈才八岁。村里已经开始发展夜校,有一个下乡的资金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认字,村里的其他孩子都去上学了。我妈妈背着他自己缝好的小书包,也要去走到山冈上,被我后面追下来的外婆硬生生拦了下来,夺走了她的书包。后来这个老师还专门到过外婆家,说我妈妈机灵,劝外婆让我妈去上学。外婆说,她是个女孩子,读什么书啊,以后嫁人就好了。
从现在的角度,你当然可以说是我的外婆不近人情,重男轻女。可是在那个时候,我外婆也是很难的,他一个人要养五个孩子,他需要有一个帮手,他也担心女儿认了字,有一天会远走高飞。这个家庭没法再承担一个孩子,而需要有一个大人,所以从八岁开始,我妈妈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而没有读书认字就变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我一直不觉得我的发展和我妈妈的经历有什么特别的联系,直到有一天我妈妈带我去银行存钱,有个银行柜员嘲笑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却说,虽然我不认识字,可是我儿子是博士,他读过很多书,还写过书,那时候我才知道我读书的一部分是为我妈妈读的,我想弥补他童年时候的遗憾,我想让她为我骄傲。当你带着家庭的视角去观察个人的发展,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下一代的人生道路往往来自上一代埋在心里没有办法达成的愿望。
德国著名家庭治疗师海尔姆斯蒂尔林曾提出过一个理论叫派遣理论。这个理论是说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会把他们没有完成的愿望派出去,让孩子去执行。这种影响往往不是口头的教诲,更多来自潜意识的影响。比如说我父母虽然自己没受什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