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武侠小说史-01刺客豫让:侠客精神是怎样萌发的?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类型文学,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武侠的题材和模式是在漫长历史中塑造而成的。只有从历史源头回看,才能知道我们今天熟悉的武侠世界是如何这里一砖,那里一瓦添加而成的。
讲透武侠小说史-01刺客豫让:侠客精神是怎样萌发的?
武侠小说是中国独有的类型文学,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武侠的题材和模式是在漫长历史中塑造而成的。只有从历史源头回看,才能知道我们今天熟悉的武侠世界是如何这里一砖,那里一瓦添加而成的。
第一个模块的八回,我为你讲的是中国武侠的萌芽时期。历史上的侠客出现于先秦时代,在汉代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到唐代武侠小说开始出现。我不是为了给你讲历史,而是通过宋代以前的八个经典侠客形象,从每一个故事中拆解武侠文化某一个侧面的源头,通过分析背后的Z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你会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出现,或者为什么被想象出来。
这一回先来讲史记刺客列传里的豫让。为什么要从刺客说起呢?因为在豫让身上出现了侠客形象的基础特征,那就是自我意识和快意恩仇。
故事发生在春秋末年的晋国,这个时候晋国名义上的国君也像周王室一样衰败了。国内最强大的贵族是智氏家族智力的智以及韩赵魏三家晋国的实际控制人、治家的首领志尧率领韩魏两家围攻赵家,在城池快被攻破之际,赵襄子策反韩魏,实现反杀灭了智家满门。几十年以后,韩赵魏又瓜分晋国,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在那次狼狈的惨胜之后,赵襄子恨志尧入骨,就把他的头盖骨涂上漆,做成了杯子喝酒。这种做法在古文明初期很常见,并不是他的发明。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一个制裁过去的家臣,他叫玉让,玉就是河南简称的豫让是忍让的,让豫让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此仇必报欲让怀揣利刃混进赵襄子府邸,藏在厕所里,但是他的行迹败露,被抓了起来。赵襄子也真是好生了得,他说,这家已经没人了,此人还愿意为主报仇,真是易事,以后我应该躲着他。说完竟然让人放了余让。
之后,余让就想在街上继续刺杀赵襄子。为了不被别人认出来,他用生漆涂在身上,遍体生满毒疮,又吞下烧的木炭,使嗓音变哑。他终日在街上行乞,连妻子都认不出他来。但是玉让的一个朋友识破了他,朋友哭着对他说,以你的才干,何苦作践自己,哪怕假意投奔赵襄子再行刺也行啊。玉让回答说,那样做,我就是怀着二心之人了。
赵襄子出行车走到一座桥前马,突然受惊了。赵襄子知道这又是豫让随从,果然从桥下抓住了已经面目全非的玉,让赵襄子见到。他问了一个很讲道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