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武侠小说史-03儒侠子路:孔子为什么喜欢莽撞的学生?
前两回说完侠客的快意恩仇和主持正义,这一回我们通过孔子的学生子路来说说儒家思想对武侠上勇忠义精神的影响。
也许你初听会觉得很奇怪,粗糙的侠客和文弱的儒生好像不太搭调。其实在孔门使者中子路就是一位大侠,他一出场就来者不善。第一次见孔子的时候,孔子问他有什么爱好,子路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这个气呀,说我问的是你打算学什么?子路说学习有啥用?竹子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就能当箭杆,射出去就能穿透皮甲。你看吧,子路满脑子全是打打杀杀。
孔子也不是柔弱之士,他能驾车往来于列国,射箭技术相当高强。孔子就说,竹竿上装上羽毛,打磨了箭头之后,不是射得更深吗?子路见此话有理,才留了下来。
在论语和孔子家语的记载里写到,子路的部分是最生动的。子路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是做将军。再把自己的车马、高级衣服全都和朋友们分享。他号称吴素诺,就是承诺的事不过夜,答应别人的事立刻就会去办,而这都是侠客的本色。
子路和孔子这对师徒张力特别,强子路对孔子既忠诚又不客气,孔子深知他的侠客本性,总是不断的敲打他。孔子有时也夸夸子路,说破衣烂衫的,站在身着华服的贵人中间,能没有愧疚的,只有子路了。还说,能追随我去任何地方的,大概也只有子路子路刚一露出得意之色,孔子又接着说,你呀,也就是好勇斗狠的本事,只要有子路在场,就没人敢对孔子粗声大气。孔子在宋国被军队围困,临危不乱,而子路拿起戟来就要杀进重围去拼命。孔子说,像仲由这样刚强的人,只怕不得好死。
子路追随孔子醉酒,直到中年才离开师门,去魏国做家臣,很有政绩。当魏国Z变主公被J持的时候,他的同学兼同事高柴曾劝他不要回去,大势已定,只是送死而已。而子路知道,这就是他舍生取义的时候了,子路回答说,吃了人家俸禄,不能躲避人家的危难。对方派出两个全副武装的猛士和他对战。决斗中子路的帽带被勾断,他去捡帽子的时候被人杀了。子路留下遗言,君子可以死,但帽子得戴正。此时的子路已经63岁了,他或许想起自己刚刚见到老师的时候,是个头戴雄鸡形帽子的莽撞少年。如今他以一死成全了侠客的信义和君子的冠冕。
孔子见到高柴回来,叹息说,仲友死了。听到子路葬身于乱刃之下的消息,从此不能直视肉酱。在葬礼中,孔子当众痛哭,这是违反礼仪的。很快,孔子也在忧郁中去世了……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