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武侠小说史-14甘凤池:真实世界的武林什么样?
这一讲,说的是真实历史中的侠客和武林,按照这门课关于传统世俗生活的线索来说,也就是真实的古代社会生态。
先来念一首定场诗吧,太行岭上二尺雪,催芽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这诗看着浅显,却相当有才情,节奏铿锵,有一股阳刚的豪气。作者催芽,是晚唐有名的诗人。不过,这首侠士诗背后的事却很尴尬。崔雅有个好友叫张虎,张虎也是诗人,写过故国三千里,深宫20年。这两个人试图都不得志,经常结伴漫游,自称侠客。
有一天,张家来了一个气宇轩昂,挎着宝剑的壮士,手里还拎着个在滴血的包袱。这大汉自称平生有一恩一仇,包袱里的就是仇人的首级。因为仰慕张大侠,特地来向他借一大笔钱去报他恩情,天亮前就回来,此后自己就任由张大侠差遣了。张虎一看,这简直就是行走的自然客呀,很爽快的就把家里的钱都给了他。那人走后,张虎就激情澎湃地坐在油灯下,守着这个包袱。只等到日上三竿,那人也没来。张户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是一个硕大的猪头。崔雅那边也不怎么样,他岳父嫌他无所事事,逼自己女儿改嫁时,崔雅也没什么办法,根本不敢拔出施里那把三尺铁去雪耻,从此这俩人的侠气就都没了。
这个故事戳穿了文人,包括多数武侠小说作者和江湖的真实关系,写写侠客诗,做做江湖梦,就是关起门排解不平。但他们并不了解那个世界。倒是这件意识里的骗子,才是真正的江湖人。来自真实险恶的江湖骗子不算侠客,但现实中号称侠客的习武之人也不像武侠小说里那样威风八面。
这个用猪头骗人的故事被清代的吴敬子写进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里还有个凤四老爹,号称侠客,身手确实很好,但是做的事都很琐碎,比如帮文人疏通官场,解决些民间债务纠纷,类似轻客或者前客。凤四老爹的原型是清初鼎鼎有名的江南大侠甘凤池,梁羽生也写过他。
很多人觉得儒林外史贬低了侠客,其实看过小说就知道,吴敬梓把这个江湖人写的比文人仗义得多,他没什么壮举,因为真实社会就是如此。明清时代的侠客早就不能像汉代的郭姐那样和权贵对等论交,他们的理想生活就是攀附权贵,结交文人,绝对不可能有拎着人头招摇过市的场面。青史稿里面提到过,甘凤池确实武功不凡,名气很大……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