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20世纪中国小说-20伤逝
今天24期,我们再读一篇爱情小说,这次是鲁迅的小说伤势。为什么没有跟药阿Q正传一起读呢?因为100年小说,100年中国,我们要尽可能按照作品最初发表的时间顺序来读,这样可以更客观的展示百年来的小说发展。说实话20世纪中国小说,绝大部分都是我今年新准备的,但也有少数难免跟我以前的现代文学课有点重复。今天这个其实是就有一点重复,所以如果以前听过的你可以略过。当然了,同一个话题每次讲也还都是不一样的。
伤势是一定要讲的,因为他是我的爱情教科书。年轻的时候没有别的书要读,不可以读,所以伤势是唯一的爱情小说。当然了,后来也有人研究说,这个小说不是写男女爱情的,是写哥哥弟弟的,还真让人扫兴。我的也不但是我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特殊年代,物以稀为贵,丧事是那个时候唯一的恋爱教科书。它不仅影响我们对文学的趣味看法,不仅影响我们对社会世界三观,还直接影响到我们怎么谈恋爱,怎么追女生的具体言行方式。大家想想,这样的小说在文学史上非常罕见,那么商市里边这个恋爱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今天把它归结一下这个恋爱模式,这个是要好好学习的。
男主角涓生在一个会馆里租了一个偏僻的破屋,非常空虚。他的工作是一个文员,显然是没车没房的。小说写子君不在我破屋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插一句百无聊赖无聊。这是鲁迅非常喜欢用的一个字,在酒楼上。在孤独者里,这个字都重复了很多次。
回到上市的哈,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突然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情。读到这一段我已经也很有共鸣了,很受鼓舞。因为我承认了年轻时候我读书,在图书馆里,在校园什么凳子上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情况是常有的。翻了十几页都不知道在讲什么,脑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看风景,想女生。看了伤势我当时在想,原来也不单是我这样,人家鲁迅小说的主人公看上去好像也挺像鲁迅的,他也这样。
后来读了约大夫的成功成对的晚上,一样穷极潦倒的南文青租一个没窗的阁楼,整天看书不知道在干啥。不过看书有用,就是因为这看书的样子。隔壁的女工对他产生好感,跟他说话买东西吃。这个叫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不进去没关系,君生书看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