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化学通识课-02宏观与微观:化学从什么维度观察世界?
上一讲,我们讨论化学存在的三个理由,分别是通过独特维度认知世界,连接世界的断层,以及可以实现可能性。接下来的两讲,我就要通过全学科的视角,也就是化学思维,帮你完整的解决一个大问题。
化学究竟是怎么认识物质世界,又是怎么形成认知体系的呢?我们可以把这个大问题拆分成两个方面。第一,要想认识世界,首先得确保一件事儿,那就是你观察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如果不是,那结果可靠吗?第二,即便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可靠的,被我们处理成理论和规律之后,那这个信息还可靠吗?主观认知和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去化解呢?理解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可能从根本上知道化学是怎样运作的,化学思维又是从哪几个维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今天这一讲,我们先来聊聊第一个问题,看看化学是从什么维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且形成独立认知体系的。平时生活里要观察一个看不见的东西,还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你肯定觉得不现实。有的时候还可能闹笑话。
2015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就引起过争议,主要内容是说彩色的蝴蝶翅膀在电子显微镜下居然是无色的。这道题一公布,立刻就有很多人调侃说出题人没见过世面。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蝴蝶翅膀本身确实没有颜色,是因为利用了纳米结构的干涉效果才产生了颜色,这在自然界实在是太普遍了。肥皂泡CD光面汽车贴膜看上去五彩斑斓的都是这么个原理。而且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去观察物体,别说是蝴蝶翅膀了,任何物质都不会有颜色。所以较真儿的说,这篇文字材料的确存在一定的漏洞。这道题也让人很好奇,为什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那就是宏观世界不是微观世界的线性叠加。
咱们中国古时候的思想家庄子就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而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东西今天拿掉一半,明天拿掉剩下一半的一半,每天都拿掉前一天的一半,总会有另一半剩下,所以这一次东西永远都拿不完。在我看来,庄子其实很像一个数学家,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个朴素的线性结构。微观世界就是缩微后的宏观世界。既然宏观世界没有不可分割的物质,那么微观世界也不会有,但是通过蝴蝶翅膀颜色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微观世界并不是宏观世界。简单的所谓板,如果你在流动的水里滴下几滴染料,就会发现染料在滴入水中的那一刻,有一些染料反而会逆流而上,扩散方向与水流相反……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