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古代文学史-32豪放词:我在天宫看大片
上一讲咱们学了李清照的词了,那这讲讲什么呢?还是李清照的词,不过是一首画风完全不同的词,而且咱们要通过这首词学习一种很高级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你可能以前都没听说过,它叫复议,是美国专家在几十年前刚刚研究归纳出来的。专家们说了说复议这个概念是上个世纪全世界的文学专家研究出来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可是你看人家宋朝的李清照、李大文豪,虽然他肯定不知道啥叫复议,这个词儿不知道,可是人家早就把这个方法用的很熟练了,多厉害。
那这个复议到底是啥?别着急,请你先听我把整首词背一遍。这个词的词牌名字叫于家傲,那其中第一句就用到了这个复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魂梦归地,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9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你听这个词,9万里风鹏正举,感觉和上一讲那个风住尘香花已尽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具体意思,咱们还是一句句说。
第一句天接云涛连晓雾,这句就用到了复议了,哪儿复译了呢?云涛复议了,古汉语里云涛这个词儿有俩意思。第一个是像云一样高大翻涌着的波涛,第二个是像波涛一样壮观翻涌着的云。你看这古汉语挺有意思,像云的波涛和像波涛的云都得叫云涛,不能叫涛云。那天接云涛连晓雾,这个云涛是哪个意思呢?这就有意思了。
在这句话里俩意思都有天接云涛连晓雾,这句讲的是大海的场景。你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大海上,往这个东方海平面看,你看到了像云一样壮丽的惊涛巨浪。那这些惊涛巨浪是怎么来的呢?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有巨浪那很可能就有大风,有大风很可能会带来大片的云彩,还是在海平面那儿,下面翻滚着巨大的波涛,波涛上面涌起大团的云,这是一个特别壮丽的景象,对吧?
李清照他就想表现这个场景,清晨太阳升起来以前,海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小雾,小就是早晨,晓雾就是晨雾,远处翻滚着长得像云的波涛和长得像波涛的云,都和天哪连在一块儿了好像。可是你要把这种复杂的连接关系都说一遍,就很费劲。你说远处涌起波涛,波涛向云齐天高还有云彩像波涛,旁边小小薄雾到处飘,这就不是优美的宋词了,这叫绕口令,对吧?你要是嘴巴稍微不灵活一点儿,那可能刚说一半就咬舌头。李清照的处理就特别巧妙,他故意选了云涛这样一个有俩意思的词儿,写一句天接云涛连晓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