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07征服婴儿:被动“破壳”会发生什么?
上一讲我讲了孵化的隐喻,强调让孩子的各种生命力都自然发生,从内部破壳。现在这一讲我想讲一讲如果从外部破壳会发生什么。
我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我看过一个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视频,那个视频里面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站在床边,给躺在床上的孩子读古典经书。关键是那只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当然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能够感受到妈妈的语气和情感,他并没有被妈妈吸引住,所以视频中那个婴儿几次把头扭过去,我觉得这就是他在用婴儿微弱的方式表达抗拒。可是每次妈妈都会用双手把他的头再摆正,然后接着读经书。
几次下去以后,这个婴儿就不反抗了,他的脸正对着妈妈的脸接受灌输,这就是一种从外部破壳的表现。妈妈破坏了婴儿的蛋壳儿,婴儿后来不反抗了,是因为反抗没有意义了,它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他对妈妈的抗拒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只好接受了。但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神情变得和妈妈一样僵硬。这个婴儿的边界没有被尊重,但是他又没法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抗拒,他就用神情来表达。原本围裹在他身体外面的蛋壳被破坏了,而他进一步退守,用自己的神情和内心来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保护壳,只是这个壳比它原来那个壳变得更小更脆弱了。
强控制型的养育者的确会不断的压缩孩子的壳儿,导致孩子的内在空间会越来越小。特别是婴儿,他们的确非常的虚弱,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非常轻易地征服他们,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接受大人的意志。我在得到上的另外一门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里面,有一节课叫做输在起跑线上。里面提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容易对孩子有各种逼迫,而且研究发现,当孩子被逼迫的少的时候就会更外向一些,当被逼迫的多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更内向,严重的话这种内向就可以被视为是自闭的一种表现。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一位问题相当严重的来访者。他有一个强烈的意向,他感觉自己平时就缩在一个火柴盒里,相对应的是他有一个很强硬的妈妈。我见过他妈妈觉得以他的风格是不大可能提供孵化的环境的,很容易从外部破女儿的蛋壳。不过这位妈妈从来不会去打骂孩子,他只是在感知孩子的需求的时候,总会出现问题和偏差,所以他经常做不到围绕着孩子的感觉去满足孩子。他照顾孩子的时候,必然会把他自己的理解加在孩子的身上,当然如果妈妈们总是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也会让妈妈们非常的无助、焦虑和失控……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