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一起读古典名著-14知识分子,在功名富贵前的”跪“相百态
吴敬子的遭遇很像曹雪芹,也很像鲁迅。吴敬子在33岁以后是写儒林外史,他有他自己对人生的真切的感触。小说暴露讽刺的就是那种世态人情的势力。
今天我为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清代的长篇小说,它的陈述时间跟红楼梦差不多,都是乾隆年间。但是面对古代小说,大家知道就非常的困难,就在于当时的小说不像现在这样,他是个荣耀。当时写小说不是件特别长脸的事儿。所以往往我们面对古代长篇小说的时候,最大的麻烦就是作者是谁,他干嘛的,生于何年,死于何时,这都是面对长篇小说的时候特别挠头的事情。
红楼梦就很典型,比如说红楼梦的这个作者,大家现在基本上认为是曹雪芹。现在还有一个叫曹学的说法,这是一门跟红学并肩而立的大学问,很多人研究,但是,还是很多事情搞不清楚,甚至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自己一个人写的,也有问题。有人说他是两部书,有风月宝剑,有红楼梦等等。
相比之下,这个儒林外史的身世就特别的清晰。它的作者是吴静子,安徽全椒人。他的生平基本上非常清楚,而且他留下了一本文木山房集,大概是吴静子40岁以前的诗文作品。而且他的一些译文也陆续被发现。他甚至还写过一本讨论诗经的意志的小说,叫做诗说。原来大家都以为这个东西已经淹没了,结果1999年在上海图书馆又被重新的发现了,包括跟他同时代的一些文人学士,也留下了很多无尽子生平的资料,这样一来他就很像一个现代作者了,对不对?问题是写小说仍然不是一个长脸的事情。吴君子的好朋友陈静芳在1749年写过一首叫怀仁诗说外史记儒林刻画和宫廷无为私人碑祭拜说传,可见至少在1749年,儒林外史就已经成熟了。
像吴敬子在世的时候,儒林外史只是以抄本流传,他在世很久以后才有版刻印行。现在我们看到的最早的儒林外史的这个刊本,那就是嘉庆八年1803年卧闲草堂的56回本。小说的最后一回公认大家是后人所加的,但是正文的55回也有那么一点点争议。有人说很多人说这个包括他的家乡流传说儒林外史一共是50回本。但是我们现在看到通行本是55回,也有很多人怀疑现在这个55回里面,有些是委托的,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目前来说,我们还是认为儒林外史是无师无绘本。
吴敬子和儒林外史的这个身世非常清白,有好处也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