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11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课题是怎样识别情绪和欲望对你的思考产生的影响。我们先来定义两个关键概念,情绪是我们在遇到各类事情的时候,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比如喜怒哀乐、惊慌、嫉妒、羞愧、自豪,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反应。欲望是我们想要达成某种目的的本能要求,想买个包包、困了想要睡觉、想被爱,想占有更多资源,想不被打扰,都是欲望。情绪和欲望更多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也就是判断世界应该怎样。
我们举一个例子,村上春树有句著名的话,他说如果要在坚硬的高墙和基墙的鸡蛋之间做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如果你也喜欢这句话,那么你需要问问自己,你是被村上的逻辑与事实打动,还是为他的修辞所打动呢?鸡蛋对你来说代表的是弱者还是正义呢?如果打动你的是这个比方,这就是情绪和欲望在思维倾向上给你带来的影响。这俩跟信念和立场相比,除了感性程度更高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应激,更不稳定,信念和立场是相对稳定的。
我们今天坚信人性本善,没有遇到人生巨变的话,不可能明天就认为人性本恶。我们这个月是一个房客,到了下个月也不会突然就站到房东的立场去支持涨租金,除非你买了房子。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持有某个信念或者立场之后,他们不太会跟着具体问题变来变去,真要变来变去,那就是你的思维质量有问题了。你卖东西的时候认为东西可以任意定价,买东西的时候认为Z府应该限制暴力,那这就是双重标准,思维质量不过关。而情绪和欲望是跟着具体场景、具体问题走的。
我心情不好,你给我推荐一部无聊的肥皂剧。我可能会认为看肥皂剧是人生必须的精神薯片。然后我就打开看了,还把我的这个观点发到弹幕里。同样我心情不好,你给我一个很难的工作任务,我可能就很抵触。打开知乎写个问题说老板变相施压我该离职吗?但我要是心情很好,斗志昂扬,你给我一个很难的工作任务,我可能就会认为说我得到了某种认可和器重。我可能就赶紧发个朋友圈说国之重器就是我。
那么怎么识别一个判断背后有没有被情绪和欲望影响呢?跟前面一样,我们用两三个经典的问题就能够让这两个隐藏指标浮现出来。我们先说思考背后的情绪,我们可以问这么三个问题,第一,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第二,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儿,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第三,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