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白的心理课-05隔离:被掩盖的情绪
情感隔离。说出情感隔离这四个字,我就想起鲍勃迪伦那首歌答案在风中飘的一句歌词,一个人要多少次的扭头,假装他什么也没看见,当然他看见了只是没有情感反应,所以等于没看见。
一个人心智化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和他人当成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的能力,而人作为心理学的存在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情感。现在不如中老年的那一代或两代人,在他们儿童时代只是被当成生物学的存在,吃饱穿暖就可以了。那时候没有条件甚至没有愿望把他们的孩子当成心理学意义上的存在,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好在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好的物质条件,以及正在走向我们的精神分析。
情感隔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察不到自己的情感,二是觉察不到他人的情感,后者也可以被称之为缺乏共情能力。下面是父母跟孩子情感隔离的三个常见例子。一、父母或父母某一方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工作上面,他们用工作隔离了跟孩子的情感链接,至少减少了链接的情感浓度。意识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工作忙,所以陪孩子的时间少了,但在潜意识层面,因果关系是反的,因为要减少跟孩子的情感链接,所以增加了工作时间。我猜测这样的理解会让很多人恼怒,能够老路当然就太好了。这表示你的情感隔离正在松动。
有人马上会问我,为什么要通过工作隔离跟孩子的情感呢?这是起源学的解释,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这里只说其中一种。也许你的童年也被太忙的父母忽略,你爱你的孩子,所以你也想你的孩子尝尝你的童年的味道,这就是某种东西的代际传承,你想把他变成能够很好的理解你的人。共享经验是爱的表现,对吧?当然也包括共享痛苦的经验。
2、父母跟孩子的话题减少很多父母只会跟孩子谈学习,学习成为了隔离他们情感的又高又厚的墙,孩子们无数次的试图通过谈别的东西突破这堵墙,但父母很快就会把话题拉回到学习上当孩子兴高采烈的时候,父母感觉到自己的情感隔离有可能被打破,害怕也像孩子一样也兴高采烈,所以立即就会说一句魔咒般有效的话,你的作业做完没有3、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能够起到隔离父母跟孩子的情感的作用。当父母强迫孩子做那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看不见孩子的痛苦,也觉察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心疼。很多孩子成年之后,对自己曾经的所谓兴趣深恶痛绝,就证明他们当年没有被当成有情感的生物。
对待亲密关系中间的情感隔离,我们也说三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