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系统式养育课-12赋能式沟通(下)引导孩子在挫折中自我成长
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讲,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处理一个议题,父母和孩子的看法不一致。站在父母的角度忍不住担心孩子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好,想要出手干预怎么办?首先我们知道要转到孩子的视角,认可他的想法。
上节课我们教了一个思路,叫做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这其实是我们对孩子赋能的第一步。赋能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赋能的字面意思是赋予能力,但能力这个东西它当然不是被赋予的,而是它本来就存在,只是我们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有句话叫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们这节课讲培养孩子的自我负责,那我们的家长让孩子负责最难的地方是哪里呢?有一个很大的难点,我们常常会担心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不能为自己做主。所以我们才会用我们的意见去取代它。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成年之后的孩子打游戏和他上小学的时候打游戏同样的游戏,父母的态度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对成年人我们倾向于相信他的自控能力。虽然打游戏,但他知道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怎么样不耽误工作,我们不需要提醒他太多,我们就相信他自己能做好。
所以大多数的父母不会去管一个成年的孩子打游戏,但如果是一个学生呢,父母的态度就会不一样。所以这时候他们就有了不同的意见。这不一定是针对打游戏这件事儿,有可能只是因为父母不看好孩子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可是你问每一个父母,你希望孩子有能力吗?你希望他独当一面,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想法去负责吗?父母都是希望的。同时他们又说我们家孩子没有那个能力,他很多事情不能自立,那我也不能在他没有能力的时候就由着他乱来吧。
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看待孩子的固定模式是很难打破的。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孩子对父母说,我想自己一个人出门,父母会说不行,为什么呢?父母说因为你现在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了照顾自己的安全,如何一个人去面对复杂的环境,尤其在父母在场的时候,你一个孩子要怎么去应付?你有这个能力吗?那孩子会发现我没有,他吧,那我长大以后再说。
但有可能孩子他早就具有这个能力了,只是我们来看这个能力的描述,他需要一个人去照顾自己的安全,去适应复杂的环境。可是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哪一次出门是一个人完成的,他全都由父母陪着,所以他根本就没机会去陪,也没有可能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