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父母的系统式养育课-13例外沟通孩子内向、拖拉、不专注,根源在这1点
课程进行到这里,已经快进入尾声了。我们学习了很多方法,回头看我们走过的历程,也有很多的收获和进步。我相信大多数的朋友在听到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在积极的尝试改变自己,学习新的沟通方式,或者去营造更好的亲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的收到大家反馈的一些问题。
每当课程进入到尾声的时候,就会有家长说我学了很多东西,我也有一些改变。可是注意这个,可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可是今天在某一个时刻我觉得很崩溃,可是我觉得自己还不是真正的共情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会责备自己,我们的眼中会看到一个更高的目标,更完美的自我形象。我们要更耐心一点,我们不要跟孩子大吼大叫,我们的每一句沟通都应该刚好打到鼓点上。我要支持我的孩子,我要信任我的孩子,我要给予他充分的自由等等等等。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回头再看自己,就会说,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我们忍不住会责备自己,希望我们更努力一点,更优秀一点。
我不知道在我讲这样一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对号入座,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孩子严苛的态度跟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是一致的。我们对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都怀着一种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理想化的期待。也就是说那个标准在于全或无如果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好,那他就一点都不好。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们对自己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在学习怎么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去批判或者责备自己。我们希望学习更多的新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就在否定那些旧的东西。
当听到老师和别的同学分享的方法跟自己之前做的不一样的时候,我们难免会在心里感到怀疑甚至是歉疚。我是不是做错了?我会不会在无形当中给孩子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我当时为什么就没有这样想呢?我当时早知就应该那么做,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我也许犯下了很多错误。这个过程跟我们上节课说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过程其实是一样的。你给自己也贴上了很多不称职、不够好、犯了错的标签,你永远在怀疑自己。当我们在责备孩子的同时,我们永远把十倍的怀疑投向了自己。
其实对于父母来讲,要学习一种新的方式,调整自己跟孩子在关系当中的位置。他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我们也需要被接纳、被激发、被鼓励……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by龙爸开讲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