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对话这样做-02宝宝开始蹦字儿了,表达力培养要开始了
在我关于儿童语言表达的线下讲座中,很多父母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多大开始说话是正常的呢?说话早是不是能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的比较好?开始说话之后又要怎么引导呢?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的口语的发育,也就是说话能力的发展要经过三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有意识的哭喊,刚出生的孩子只会反射性的哭,到4个月的时候就会有简单意识的哭了。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孩子这个时候已经在用哭这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了。比如宝宝会在饥饿不适和疼痛时哭闹,有时也会用微笑和放声的笑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这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跟孩子多互动,多交流,对他们有意识的哭声做出积极的回应,这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他们的交流愿望。
接下来就是咿呀学语的阶段,说话早的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D语音,同时也会有很多的孩子开始会一个人自言自语,他们咿咿呀呀,抑扬顿挫的,能自己跟自己说好半天的火星语,这个时候是他在模仿你跟他说话时类似的语调和语气了。到了一岁半或2岁左右,他们的表达开始慢慢跟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了,开始真正的说话了。刚开始冒泡的时候,不少的宝宝都是一个字儿一个字的往外蹦的。你让他叫苹果,他很卖力很认真的看着苹果来上一个字果。看到妈妈下班他很兴奋,立刻嚷嚷起来,妈到看到好吃的,问他吃不吃,他大喊吃。拿起一颗草莓告诉他那是草莓,他立刻跟着模仿。没孩子已经开始慢慢掌握表达的基本规律了。虽然我们发现孩子开口说话有早晚,但是从孩子蹦字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在这个阶段刺J孩子的语言发展了。
第一个就是要增加输入,要想孩子的语言输出能力强,首先要有丰富足量的优只输入。对于一岁多或2岁的宝宝,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单一的,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差不多,因此语言环境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果看护的成人跟他语言方面的互动比较少,小宝宝有缺乏与其他人互动的机会,那他就没有办法接收足量的语言信息,语音素材积累的也不够,表达自己的能力也会受到制约。那么这种单个字单个字蹦的情形可能就会持续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尽量多的增加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同时带孩子去看看身边的世界,增加输入。看到听到的东西多了,孩子能够认知的事物就更丰富。认知丰富了,孩子能够表达的内容就会越多。在这儿很多妈妈可能会说,家里或周围的事物也就这么多,每天跟他讲的互动的也就那么几句话……
龙爸开讲关注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