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识透人心-06别对我说谎:从识别谎言到免疫谎言,给自己种上“谎言疫苗”(下)
今天是我们第四讲别对我说谎的下半部分。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识别谎言的重要前提,建立常态化的基准线,以及我们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具体的测谎技巧在生活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和运用的。
用心理学识透人心-06别对我说谎:从识别谎言到免疫谎言,给自己种上“谎言疫苗”(下)
今天是我们第四讲别对我说谎的下半部分。我们今天来聊一聊识别谎言的重要前提,建立常态化的基准线,以及我们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具体的测谎技巧在生活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和运用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如何建立常态化基准线的问题。正如我上一讲所言,基准线的建立,它一定是科学识别谎言的有效基础或者说必要前提。从读心的角度而言,观察他人的各种语言以及非语言的信息,是沟通和掌握一个人潜意识真实自我的基石。我们的前面的几堂课都在反复的论证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识别谎言的关键就在于用心留意他人在说谎的时候,他的有声语言以及他的无声语言的不一致的地方,或者说重要变化的地方。重要的就是这个变化二字并不是简单而平面的就认定某个人出现了某个行为就一定就意味着说谎了,不一定。那么由此我们就不难发现,想要有效科学的识别他人的谎言,就必须知道对方有哪些常态化的行为模式,以此才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一反常态的行为举止。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建立基准线呢?其实非常简单,所谓的基准线就是一个人在自然放松或者说说真话的状态下,一系列的表情、动作、语言使用的习惯,以及习惯性的行为举止等等等等。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建立一个人的常态化的基准线的时候,需要快速掌握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有哪些。
如果对方是你非常熟悉的人,比如说朋友、恋人、父母、子女等等。那么你也许可能不知道有所谓的常态化基准线这回事。但是你们在日久的相处过程中,所积累出来的经验,他也早已经在你的潜意识之中扎下了根。也就是说你的潜意识会出面帮助你来整理出一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真实存在的所谓基准线。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的爱人、朋友或者说子女在你面前说谎的时候,你会立刻有所察觉。这个地方需要我们留意的是,如果这份察觉没有匹配我们后面所说的一些科学的观察以及技巧的这些方式。那么我们在识别谎言的时候,就极有可能走入有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通俗点说就是你会经常犯错,而这种错误就有可能直接导致你与他人的关系出现隔阂,最终走向破裂的地步。
这个地方,我觉得有必要再为大家补充一个例子,以便让大家进一步的理解。例如在大众普遍的认知当中,骗子在说谎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反复观察到的是什么。揉搓的双手,焦虑不安的双腿,或者说来回移动的视线,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说谎的时候一定会看到的这些行为。因此当你对一个人的谎言产生质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