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清照,读懂千年词宗-06《声声慢·寻寻觅觅》:悲夫,李易安;伟哉,!
今天想和你一起上路的是李清照烟囱式的声声慢。说老实话,我已经哭都要在这里一个多小时了,要将这首声声慢,却不知该如何说起。至今思已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研读诗词多年,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像易安词、纳兰词,不可轻易触碰,但一旦触碰,便欲罢不能,轻易便沦陷其中,难以自拔。
易安居士的这首声声慢是此中绝品。有人认为是李清照中年时期所作,有人则认为是晚年时期的作品,但毫无疑问是南渡之后。我个人主张,如此精深云集之作,应该像老杜所说,晚节见于湿绿系。所以,先生们这样无论从词语还是音乐还是意境都甚至绝境的作品,应该是寻找晚年时候的作品。所以有时候我经常会想,大概就是在年轻的陆游娶了心爱的表妹唐婉的那个秋日下午,七十多岁的李清照流落将来,家居浙东浙西的双居的李清照,一个人在孤单的院中写下这样的声声慢。
首先让我感慨的是,晚景凄凉的李清照用一首词去回望他漫长丰富的人生,居然选择的是声声慢。声声慢作为词牌,原为声声慢啊,胜利的胜也读声,后来因讲解的那首秋声而改为声音的声声声慢。但这个词牌的创作,最早见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曹不知。
说到曹不知,我们提到过16岁的李清照随母亲入京,一入京便才能惊艳天下,尤其是曹普之对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推崇备至,甚至你比李清照大三十多岁的前辈诗人的身份,与少女的李清照结为忘年交。事实上,曹不知和李清照一样,都是少年天才,过目不忘,饱读诗书。可是曹不知的命运也同样晚景凄凉,作为苏门四学士之在北宋文人党争中备受打击,最终才五十多岁。这个被世人称为当代王摩诘的天才诗人便抑郁而终。曹不知对李清照而言,亦师亦友。而李清照在自己人生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用乔布斯最擅长开辟的声声脉来回望人生,来书写晚年的心境,真是让人心生万千感慨。当然,李清照的生生们从磁力、成就、意境上都远远超过曹不知。
曹不知原创的声声慢是凭运气,也就是压平声韵。而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则是仄韵体……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