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清照,读懂千年词宗-0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物是人非事事休
今天是5月1号,现在是凌晨5点01分,我们来一起品读一下五十多岁的李清照写的那首千古名作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我前面说为什么怕讲李清照,舍不得叫李清照,不是不愿意讲那些美好的,如雀道,海棠依旧,却是绿肥红瘦。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词。虽然文字中交代的是说不尽的春愁与秋愁,但其实他的背后是相思,是相爱,是美好美丽而幸福的爱情。可当时光老去年华不再,到了五十多岁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不散,到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李清照写下这样的武林村,真是让人不堪孤独。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首武陵春有个副题叫做春晚。于是春江近了,东风也停了,尘土里带花的香气,因为那些曾经盛放的花朵都已凋零殆尽了。这岂是凋零的花朵,这岂是将近的春天?这完全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灵魂,他和赵明诚曾经无比美丽的爱情。
一句风俗沉香花一季真可以看出易安居士的用笔用词以真换假,仿佛只是客观的描述。可那种花已尽的悲叹,却笼罩着全部的人生。日晚倦梳头这一句不由得让人想起他的另一名句香冷金泥被翻红了起来,庸字疏通。其实,在讲到物是人非事事休之前,确实应该也需要先提一下他遣词的那首名作凤凰台上,紫云香冷金泥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愿宝莲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所选修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优秀。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
武陵人远烟锁青楼,惟有楼前流水。因为我终日柠檬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首凤凰台上,是向来被当作李昭二人之间感情有裂痕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其中武陵人远烟锁秦楼用到了两个典故。于是说有两个人,一个叫刘晨、阮肇,他们俩入天台山遇二仙女,结果忘却家人,与仙女生活在一起。二是说消石弄玉乘龙跨凤而去,那么留下何人独守青楼?
近些年来有很多学者津津乐道于此,他李清照和赵明诚其实有婚姻不幸福的地方,通过向凤凰台上的所使用的典故表达的情绪,一些其他材料来证明。就是你像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之后多年没有生育,那么赵明成有可能移情别恋,也有纳妾,也有对李清照的冷淡,其实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但我觉得也不必过于放大,因为婚姻本来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