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清照,读懂千年词宗-0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既然说好了要一一细述毕清照和照明成千古唯美的爱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的品读和推敲一下李清照易安居士那些传诵千古的唯美情诗。今天要来品读的是易安居士那首广为传颂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我相信听到要解读这首词作的时候,立刻就会有听众朋友会疑问说?怎么可能是在千古最美情诗里讲这首如梦令,人放在唯美诗词里讲才比较恰当。是啊传统解读一般都认为这首如梦令和他另一首著名常记溪亭日暮的如梦令,都是写了他少女情怀珍惜青春年华的感慨与感悟,怎么能算作情诗呢?所以有朋友可能会疑问,李老师越来越不着调了在千古情诗系列里头讲过男人和男人的诗了,也讲过女人和女人的事了,现在居然讲一个大家闺秀和小丫鬟之间的问答之作了,太不着调了。别着急,诗词之美本来就不止于琳琅满满口的音乐色彩、华章的描述,其实更重要的反倒是声调、音韵、文字、意象啊,所有形式背后的情感与灵魂之美。当然,所谓由表及里,我们还是先从表面的文字解读入手来通读一下。
你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然后到试问卷帘人这几句,你看不经意之间构筑了一个多样的时空场景。一句昨夜雨疏风骤,其实立刻展现了两个时空坐标,一个是昨天晚上的时间,但是空间呢?空间是连外的空间。帘外夜色里的风雨所谓雨疏风骤,就可知帘外夜色里的风雨。帘内人他不是看到的,他是听到的夜色里的风和雨就像一首交响曲,连那人用他敏感的内心,敏锐的听觉去感悟到雨点的疏密和风声的缓急。第二个时空场景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到了睡醒试问的时候,也就是到了早晨的时间和连累的空间。这时候,昨夜的风雨已成记忆,可是面对着清晨的宁静,这个连累的人,他的耳畔却似乎仍然在喧响着昨夜的风雨声。你看这两个时空的坐标里头暗含着一动一静的两个场景,从昨夜的雨疏风骤到清晨的静谧安宁,从昨夜风雨里的敏锐的聆听到清晨醒来回忆里满满的不能释怀。这样的两个场景,既形成了那种充满张力的画面感,又在两个时空之间形成一种心理的张力,让人读来可以由此到彼,再由彼到此反复玩味。
那么这两个场景之间,他那种梦幻般的心理体验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浓睡不消残酒。此前有人以事理逻辑来疑问,说,既然浓睡不消残酒了,又怎么知道昨夜雨疏风骤呢?又怎么能听得那么清楚呢?其实这恰恰是李安运笔的妙处。为什么听得那么清楚?昨夜雨疏风骤啊,是因为惜花之情啊……
龙爸开讲关注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