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的中国史-19“群体自觉”到“个体自觉”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3
关于汉末到魏晋这中间的变化的研究,特别强调了有一种士的群体新自觉出现,而士的群体性自觉就连带的产生了。这个时候风起云涌非常重要的划界线的这样的活动,要去描述自己人长什么样子。于是这就联系到东汉末年非常流行的青衣云石,认为要了解轻意,应该是放在这样的一种群体视觉上来解释,可以看得最清楚。
轻易是什么,那就是去意去分辨谁是轻的,谁是浊的那亲的是我们自己,人是这个群体可以肯定的人,不再轻易肯定范围内的那就是他们。所以轻易其实就在分谁是我们,谁是他们,这对于群体意识的作用,把这个界限画出来非常的重要。这界限画的越清楚,也就表示我群我们这一部分的团体,他的团结力量就更加的强大。
于是情谊就必须要设定标准来予以分辨,什么样的人是对的是轻的,什么样的人不是的。刚开始的时候,一大家来谈这个人是好人坏人来分,接下来评论谁和谁相比,哪一个比较高呢?哪一个比较低。再下来就变成了分类,什么样的人应该属于我们认可的群体,标准底下他合乎哪一个标准?哪些人可能合乎了五项标准。另外一些人也许只合乎两个三个标准。
其一是从分辨人开始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因为它牵涉到群体自觉。随着当时的时局变化,这一份群体自觉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里有一个自己的群体有高度的自觉,这个自觉建立的过程当中,坦白说就是拿别人垫背的,是靠着说这些人不如我们,这些人是坏蛋,这些人代表是在我们之外的污浊的世界,污浊的社会,用这种方式标榜标局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人就得罪了很多人,于是被你排除在外的人也会相对的格外痛恨,你用这种方式跟他划清界限。所以在高度发达的群体意识当中,事实上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分裂,于是就在分裂的社会群体当中产生了紧张和冲突。
到了东汉末年皇陵之际,大家就知道Z治上有了党锢之祸,党锢之祸相当成功。我们从群体自觉的角度来看这群人他们是求人得人,说他们党固放在名单上,这些人通通都不准进入到朝廷。这些人就是自己标榜说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看不起你们,你们没有我们好的这群人。所以从这样的背景上,我们就能够理解党务其实对拥有这种高度群体认同、群体自觉的人,并没有真正的威慑作用,反而更进一步的陷入了他们的逻辑……
龙爸开讲关注
成长的烦恼有多少?
bybeibeivsswl@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