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杯乡愁-42乌篷船(周作人)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念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
不必啰嗦的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做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坐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做,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
乌篷船大的为四名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以及三明。瓦棚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加竹落,上涂黑油。在两扇顶棚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为其中藏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民法也。船尾用弩大两只,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为白篷船则无知。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和白山,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蒋维新以来,这些演剧都已近视。
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事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儿。坐夜船弹玄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出汗,擅自珍重不尽。15年11月18日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