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杯乡愁-44我是扬州人(朱自清)
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王岐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扬州人了。但是从前一直马马虎虎的骑在墙上,并且自称浙江人的时候还多些,又为了什么呢?
这一半儿因为报的是浙江籍,求其一致,一半儿也还有别的道理。这些道理第一桩就是籍贯是无所谓的。那时要做一个世界人,连国籍都觉得狭小,不用说省级和县级了。那是在大学里,觉得同乡会最没意思。我同住的和我往来的自然差不多,都是扬州人,自己却因为浙江籍不去参加江苏或扬州同乡会。可是虽然是浙江绍兴籍,却又没跟一个道地浙江人来往,因此也就没人拉我去开浙江同乡会,更不用说绍兴同乡会了,这也许是两期或齐强的好处吧。然而出了学校以后,到底常常会到到底绍兴人,我既然不会说绍兴话,并且除了花雕和兰亭外,几乎不知道绍兴别的情形,于是乎往往只好自己承认是假绍兴人。那虽然一半是玩笑,可也有点儿。
扬州真像有些人说的,不折不扣是个有名的地方。不用远说,离走扬州画房路里的扬州就够羡慕的。可是现在衰落了,经济上是一日千丈的衰落了。只看那些没精打采的盐商家就知道,扬州人在上海被称为江北佬。这名字总而言之表示低等的人,江北老在上海是受欺负的,他们于是学些不三不四上海话来冒充上海人,到了这地步,他们可竟会忘其所以的欺负起那些新来的江北老了,这就养成了扬州人的自卑心理。抗战以来,许多扬州人来到西南,大半都自称为上海人,就靠着那一点不三不四的上海话,甚至连这一点都没有,也还自称称为上海人。
其实,扬州人在本地也有他们骄傲的,他们称徐州以北的人为侉子,那些人说的是垮话,他们向镇江人说话吐气,南京人说话大舌头,尽管这两个地方都在江南。英语他们称为漫画。说这种话的当然是丸子了。然而,这些话只好关着门,在家里说到上海一看,立刻就会矮上半截儿,缩起舌头不敢吱一声了。扬州真是衰落的可以呀。我也是一个江北佬,一大堆扬州口音就是招牌,但是我却不愿做上海人,上海人太狡猾了,况且上海对我太生疏,生疏的程度跟绍兴对我也差不多。因为我知道上海虽然也比知道绍兴多些,但是绍兴究竟是我的祖籍,上海是和我水米无干的。
然而年纪大起来了,世界人到底做不成我要一个故乡。青灯有味儿儿,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这样看,在那儿度过童年,就就算那儿是故乡,大概差不多吧。这样看,就只有扬州可以算是我的故乡了,何况我的家又是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呢。所以,扬州好也罢,歹也罢,我总该算是扬州人的。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往事悠悠,窖藏成久。饮过岁月洗礼,才知历久宁乡,中国乡村之声记忆乡愁特别栏目,用点滴笔墨记忆你我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