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杯乡愁-46我的家乡(汪曾祺)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而目之所见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到运河堤上去玩儿。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便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希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亳州登岸。
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地下的街道、房屋。我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房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人水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高子走回船头说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船底,又顶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至而极粗,高头如放大,有锋利的铁尖使高。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人,有时只有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这种船多是重载船舶,吃水甚低,几乎要进到船板上。这些身高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多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常年注视着滚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多伸出一只竹竿,晾晒的衣裤风吹得啪啪作响。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他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舱,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又跳进水里去了。
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正常,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大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浩浩渺渺,湖上常常没有一艘船,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寞,有些神秘。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篇。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往事悠悠,窖藏成久。饮过岁月洗礼,才知烈酒民乡。中国乡村之声记忆乡愁特别栏目,用点滴笔墨记忆你我故乡。
龙爸开讲关注
走进婚姻真的那么难吗?
by
社交中的接纳与拒绝
bybeibeivsswl@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
by~!@#¥%
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by龙爸开讲
心理故障了该怎么办?
byminluo2@q.com
留守儿童该如何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