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国乐常识-23《长城随想曲》和中国人的自信 _ 节目完结
今天这一期节目有点特别,因为是咱们了不起的国乐的最后一集了。告别的话我们后面再说,先讲讲咱们的音乐,我们在前面的节目里介绍了大型乐团的演奏和曲目。现在我们再介绍一下协奏曲这种音乐形式。因为协奏曲也是需要大型乐团参与的,所以我们特意安排把这种形式放在大型乐团后面来介绍。
学一点国乐常识-23《长城随想曲》和中国人的自信 _ 节目完结
今天这一期节目有点特别,因为是咱们了不起的国乐的最后一集了。告别的话我们后面再说,先讲讲咱们的音乐,我们在前面的节目里介绍了大型乐团的演奏和曲目。现在我们再介绍一下协奏曲这种音乐形式。因为协奏曲也是需要大型乐团参与的,所以我们特意安排把这种形式放在大型乐团后面来介绍。
协奏曲顾名思义就是协助演奏。那你可能要问了,协助谁呢?其实就是协助一个或者两个独奏者或者是独唱者。也就是说这种形式是用大型乐团为独唱或独奏伴奏的。而且协奏曲这个词最早来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语,本身的意思就是协调一致。
一般的协奏曲都是三个乐章,而且往往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在现代协奏曲创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独唱和乐队协奏的声乐协奏曲。说回我们的主角,咱们的民族管弦乐作品里也有很多的协奏曲。因为篇幅关系,我们今天介绍一首非常有名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
要说起长城随想曲的来历,也是挺有意思的话说是在四十多年前了。1978年我国的作曲家刘文金先生跟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G大厦休息厅里,他们正在坐着休息,他没什么事做,就周围东瞧瞧西看看,疑突然意外发现了一幅巨大的彩色地毯。要是一般的地毯也就罢了,不会引起刘文宁先生的注意。可偏偏这幅笔塔上的画让他久久不能忘怀。那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的万里长城。他凝视着这副皮坦,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
要知道,1978年的中国刚刚结束文G不久,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远没有现在这么被重视,国家也不如现在强大。那时候我们出国访问演出也不如现在这么自信。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刘文金先生不是在别的地方,而是在美国纽约的联合G总部看到了这幅关于中国的长城壁毯,那种骄傲、自豪肯定是油然而生啊。所以他回国后借着这股情绪,就创作了这首以长城为素材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曲。
整首乐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关山行,第二乐章烽火仓,第三乐章勾魂暨第四乐章。第一乐章关山行是一个庄严、雄伟、深邃的乐章,由旭奏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续奏的音乐主题表现了人们漫步观山时对古老长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