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01死而不僵的列国体制:从封国到灭封国
在传统上面我们认识中国历史的方式作为根深蒂固的模式,那就是乔代史以朝代为单位来看待历史,朝代史必定倾向于强调改朝换代的变化,突出了朝代与朝代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偏向在处理秦汉时代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西汉:如何统治庞大的帝国-01死而不僵的列国体制:从封国到灭封国
在传统上面我们认识中国历史的方式作为根深蒂固的模式,那就是乔代史以朝代为单位来看待历史,朝代史必定倾向于强调改朝换代的变化,突出了朝代与朝代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偏向在处理秦汉时代会产生特别的问题。
秦和汉被视为两个很不一样的朝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你看秦只存在了15年,相对汉有前汉、后汉两段,即使中间一度被王莽的新朝给隔断了,都还各自有大概200年的长度。为什么这两个朝代会差那么多?因为前面的秦朝是一个施行B政的朝代,后面一个汉朝是施行仁政与民休息的朝代。因为前面清朝是以法家来立本,另外一个汉朝则是儒家作为它的根基。因此,我们所看到这两个朝代就有了对比式的差别,然而从这种角度来看,秦汉之际,也就是从秦末大乱到汉朝建立,再到汉初汉武帝即位前的这段历史,却就会错失了重点。让我们看不到从秦到汉彼此相连相似的部分,或者是说的更明白一点,让我们看不到汉朝继承秦朝的部分,那也就是汉朝来不及改变或者是不愿意改变的部分。
秦汉之际的关键时刻,是在于项羽兵败垓下,汉王刘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一个巨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那就是接下来的这个国家体制、朝廷体制要如何安排?是要回归秦统一之前的列国形势,还是要维持秦统一之后的郡县帝国之能?在这一点上,刘邦要感谢项羽,也要感谢他身边几位头脑清楚的谋士们。
作为楚国贵族之后,项羽始终选择回到他出生的那种列国封建的情况,他们要当皇帝,想要当春秋时候的霸,也就是列国诸王之间得以威吓大家、仲裁事务的工作,但实际的统治工作,项羽没有兴趣,也没有耐心,他宁可分配给各地的诸王去负责。项羽的遭遇显示了这条复古之路有太多的阻力了,要如何分封?封给谁?没有那么容易有分封,就很难没有不匹,很难没有争夺。中国各自拥有军队,各自领取国中的经济收益,和南部彼此打仗,仗真的已经打太久了。换了一个新的领袖,却非但无法解决战争的问题,还创造了战乱再起的局面,人民受不了,也绝对不愿意继续支持。所以在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刘邦一度也不得不诉诸封王的手段,来拉拢各地反楚的势力形成联盟。然而他和周围的策士们有鉴于项羽的情况,其实早已经就对于列国制度心存警惕。
楚汉相争当中,兵力最盛的除了刘邦自己率领的军队以外,另外有韩信、彭越和秦部这三个部队,三个方面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首先把韩信往南边改封成为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