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里的大汉帝国-36盐铁论|国家应该怎样介入经济?
盐铁论是一场大辩论,辩论的一方是文学贤良,另外一方是付哲。在汉武帝朝定定国家财政政策的桑弘羊,双方是对立的,而且双方有非常明确的不同的态度跟不同的立场。
经典里的大汉帝国-36盐铁论|国家应该怎样介入经济?
盐铁论是一场大辩论,辩论的一方是文学贤良,另外一方是付哲。在汉武帝朝定定国家财政政策的桑弘羊,双方是对立的,而且双方有非常明确的不同的态度跟不同的立场。
从桑弘羊的角度来看,他批评文学。这些从地方上来的人,你们根本不了解我们在朝廷里是怎么样定定政策的。你们知道军书是怎么来的吗?你们知道平准是怎么来的吗?这些国家政策的用意跟考量,你们在地方你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你们不会了解。我解释给你们听听了之后你们就应该了解,这是有道理,这是有必要的。
然而文学也针锋相对,提出了他们的态度,他们的立场。我们来自于民间,我们是这些政策实际上执行之后,我们看到它的结果。你不要跟我们讲政策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怎么设计的,我要告诉你的是这种政策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他带来了民间多少的痛苦。所以文学针锋相对,对桑弘羊说,古时候向人民征收赋税,是根据他们擅长生产的物品来进行征收,也就是实物征收。你生产什么,我就跟你要什么样的东西,一定的比例作为国家的财政的收入。你如果是种谷子的,你就一部分的谷子交上来。你如果是在家里自己有手工制品,你就交上来。但是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呢?
现在却是舍弃农人跟女工他们所生产的东西,强求他们交出不是他们生产的。所以就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百姓只好低价去卖出自己的产品,高价去买进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不是为了自己要用是为了要交给官府,来满足官府的所求。
这就是说你知道这种现实吗?你怪我们不了解朝廷政策,你难道就了解在底下郡国所产生的现实吗?有些郡国就命令百姓制造麻布跟思绪,官吏刻意的刁难要干嘛呢?跟百姓做生意,做买卖压价,硬是要压低价钱收进来。你的政策告诉我们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是丰收盛产,因为价钱低,所以官府就用低价把它收进来,这样对生产者是有好处的。可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现实是我才不管你到底在市场上的价钱是什么,我才不管你到底收成是如何,我就是要用低价强迫用低价收购这些东西。甚至我也不管你自己是不是生产者,我就叫你一定要用这种价钱交进来,不管你从哪里弄来的,反正我就给你这个价钱。因为我是官府,因为我有这种权利,所以我就可以强迫你我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操控,来支持你,这才是民间我们所看到的现实……